第二章 規劃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然后一把踩到了人臉上。
和煦的暖陽,透過窗戶的玻璃撒在筆記本上,徐容一只手捏著筆,想一會兒,在本子另半邊的日頭沒照耀的格子當中寫上幾個字。
風波過后,他一一拜訪了前幾日風口浪尖之時發聲支持自己的幾個朋友,該請吃飯的請吃飯,該表示的表示。
李又斌、張洸北、何正軍、王慶祥、黃小明、孫麗,這些名字,他都記在了心里,錦上添花易得,雪中送炭難求。
縱然摻雜了其他原因發聲的孫麗,他也沒落下。
不管怎么說,能在那個緊要關頭站出來聲援的,殊為不易,他也不管她是如何想的或者有什么曲折,他只看到結果如此。
許阿姨幫了大忙,他也表示了一番,拽著她給她買了套她常用的化妝品。
這是他暫時能夠想到的相對而言比較合適的。
他沒再讓郭思接商演,既是錢的原因,也不全是錢的原因。
周杰侖4000萬的代言費的事兒著實讓他難以消化,他累的半死不活忙了一個周,也才掙了40萬出頭,還是趁著眼下的熱度。
大概先前的風波把各路商家給嚇到了,目前發來的邀約,大多惠而不貴,大多數人仍處于觀望狀態。
他的竄紅相比較而言實在太過突然,于大多數人而言,缺少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盡管《亮劍》、《繼父》都是熱播大戲,但李又斌這家伙實在太毒瘤了,再加上他當時的業務能力勉強,并沒有顯得特別出彩。
而且他也深知一點,頻繁的走穴,于他的職業發展并無太大好處。
演員與觀眾,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就像他從來不看李又斌的戲,太熟悉了,無論熒幕當中李又斌如何嚴肅,他也沒法不笑出聲來。
這已經不是演技能夠彌補的。
此時坐在自習室當中,他在思考的,是未來三到五年的職業規劃,這是前幾日在李又斌家吃飯聊天時產生的想法。
眼下的形勢與當初剛剛踏入校園時做的計劃偏差較大,他得重新放眼未來,用史藍芽的話說,得把目光放長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