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儒雅
基本上不可能。
靳芳芳見徐容走神,嘴角微微揚起,她自然猜的到,周捷最初也許不是今天的模樣,不然當初的《還珠》恐怕也拍攝不下來,可是所處的環境悄無聲息地改變了他,水滴石穿,日積月累。
一個人夸,夸一天,可能還只會暗自沾沾自喜,可是一旦聲勢鋪天蓋,并且數年如一日的夸,并在行為中予以體現,處在其中的人大概率會慢慢相信自己就是如此。
她不希望徐容未來變成周捷的那樣的性格,那樣的話,即使她付出再多,徐容也不可能成為巨星。
她自分析出周捷的問題成因之后,一直就在想著如何把道理講給徐容,但她更明白一點,光講道理是沒任何意義的,甚至還會招致反感,這世上最難的事兒就是把道理塞進一個對自身自信的人的腦子里。
不然當年屈原也沒投江的必要。
她得讓徐容自己“想通”,把道理的源頭出自他內心,而不是她的口中。
才開機沒多久,趙寶鋼快煩透了,他每天要忙的事兒很多,晚上寫劇本,白天還要看著拍攝,公司里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的,他有太多太多的事兒要處理。
劇組的主創呢,也不讓他省心,一個想讓教的死活不教,好不容易才說動了,結果李曉冉也不爭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
說的輕了,總是當耳旁風,說的重了呢,他又怕她接受不了,只能盡可能的抽時間親自盯著。
另外一個呢,卻充滿的強烈的表達欲,除了徐容懟了他一次,老實了之后,沒再說道。
對其他的名氣地位不如他的,總是忍不住想指點指點。
可是要是您真的業務能力強的離譜,他也就認了,他也是演員出身,也能分辨出來好壞,自己半瓶子還晃蕩著呢,一天天的干嘛呢是?
他也找周捷談過,人周捷話說的也明白:我就是這么個耿直的性子,我實在太想咱們這個戲能好了,到了跟前就忍不住。
但是成年人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和沖動,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并非人人都是爹媽,會哄著慣著。
打了人一拳,也要做好被人踹回來的準備。
人跟人是不同的,徐容對于周捷的“指點”雖然只是不大高興,但并未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