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情緒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外在的呈現也總有顯著或細微的差別,而導演這一行業也是類似,張立攝影出身,對于鏡頭下的美感近乎偏執,擅長通過視角的切換說故事,而高熙熙則是美工出身,長于給每一個角色賦予不同色彩的性格,讓角色更加真實。
徐容看了鏡中的倒影好一會兒,將金屬框眼鏡來回摘了戴,戴了摘,最終,他意識到了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亮銀色的金屬框眼鏡,使得他看著更像精英名流,而不是書生義氣的魏端本。
他將金屬框眼鏡摘了下來,望向不遠處的黑黑瘦瘦的中年:“宋哥,有大黑框眼鏡沒有?”
除了主創換了個遍,攝制組的各組工作人員都還是當初《新上海灘》那批人,因此徐容跟他們也并不生分。
雖然拍攝《新上海灘》時他的角色定位是男二,可真要論在片場呆的時間,演員里,他是最長的,從進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愣是一天沒落下。
“有有有,你等下啊,我剛才還見著呢。”宋延東應了聲,忙翻找了起來。
沒一會兒,他拿著個盒子走了過來,從中取出一副圓形黑框鏡,遞給了徐容,道:“你試試看。”
徐容將眼鏡戴上了,再轉過身對著鏡子,稍微調整了一會兒后,又轉過頭,看向高熙熙,問道:“導演,怎么樣?”
高熙熙愣了一下,仔細打量了一會兒,發現徐容把肩膀塌下去了點,笑著道:“行,按你的想法來。”
徐容是他親自點的男一,關于角色的定位,二人早已溝通妥當,對于徐容的想法,他也不是過于在意。
每個演員對于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并且這種理解是貫穿始終的,倆人在本質上沒有分歧,這就夠了。
反正他相信徐容肯定能演好
徐容這邊定下了,他也不再多說,扭頭就走,陳?那邊的要求要比徐容麻煩的多了。
人對服裝不太滿意。
劇組攏共給陳?準備的四套旗袍,但是因為陳?的身份是由少女到少婦,再到貴婦的轉變,四套旗袍能撐的起前兩個身份,可是對于貴婦而言,卻不夠精美。
劇組投資雖大,可是諸多主創加上置景的龐大費用才是大頭,為了重現當年朝天門碼頭的昔日繁華,劇組硬生生的重建了個朝天門碼頭。
其實四套旗袍,并不算少,劇組大多數女演員的服裝一般都是兩套,有的甚至只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