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文娛之我只是個演員 > 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結

      第一百一十八章 總結

          小張同學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再瞅著徐容一本正經點頭表示肯定的模樣,滴咕道:“聽著,好像蠻有道理的。”

          等小張同學出了門,徐容關閉了房門,坐在書桌之前,再次寫道:

          我曾聽聞焦先生指導演員排練時的一個習慣,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要盡量放開,盡量地突破自己,不要怕不像樣,導演可以幫你收。

          有時他還會要求演員寫自己希望演的一些劇情,當然,我想前提自然是完備的體驗,那么演員所希望的,是不是一定符合角色的行為邏輯呢?

          從我自身而言,我認為,我觀察到的,是真實發生的生活,也就是說,我拿過來呈現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可是今天上午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

          我在想該怎么走出王掌柜的模樣,腦子里浮現的自然是于是芝老師的表演。

          但是在嘗試之后,即使不用別人評價,我也知道,我走的很有問題。

          我的腳步不夠輕盈。

          為什么呢?

          當時在走了幾步之后,我就意識到我的衣服不大方便,另外也沒有綁腿,同時的,我的走路的速度也來不及招呼人來人往的客人。

          過去我以為我足夠了解《茶館》,直到從走路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我才發現過去其實不條了解,同時的,也就解決了上一個情感和行為的邏輯先后問題。

          去模彷某種特定的形式,從表演的角度上,我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但是從方法上,我走在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因為我從這個特定的形式當中,逐漸感知到了角色的動機,或者說思想。

          那么推而廣之,從生活出發,如果僅僅當作表演的目的,實質上應當算是一種形式主義,雖然那些外形動作的本身,在現實生活當中確實存在,但使用時必然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模彷的本身應當是為了感知深層次的思想,而后再重新呈現,不然,就是模彷,而非創造。

          創造必然要經過內心。

          到了這,就涉及到一個我之前遇到的問題。

          當情緒體驗足夠到位,表達的技巧足夠豐富,那么結果就是,演員的表演風格最終將與劇本的風格保持一致,在規定的情境之下,顯得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