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文娛之我只是個演員 >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選

      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選

          他并不為此感傷,而只覺有趣,因為人本來就是如此,也應當如此,他只把自己當成舞臺下的觀眾,看著一場場風格截然不同的表演。

          有時,他開懷大笑,有時,他默然無言。

          在創作新劇本的過程中,他把所見所聞的一些有趣的人、有意思的事兒,寫進了劇本當中,比如徐容,一個很會燒冷灶的年輕人,逢年過節,都會打個電話問候問候,偶爾的還會開兩句玩笑,說是等他寫了新戲,必須得給他一個角色。

          每次說到這些,他只是呵呵笑著,既沒應下,也沒拒絕,他知道,對方不過是安慰自己,好讓自己不再沉浸在《大明》的遺憾當中。

          作為觀眾,他覺得這是一種大智慧,因此的,他把徐容言行中體現的大智慧寫到了劇本當中,寫到了一位偉人身上。

          他其實更想把那七天車庫門口的等待照搬進去,可是思來想去的,又總是覺得別扭,而只能化成一種精神,融入到角色當中。

          看著劇本,他心中生出了點猶豫,徐容和張立,只能選一個,這已經經過驗證。

          他不信鬼神,但是也不敢徹底否定。

          可是到底選誰,他心中實在沒有確切的主意。

          張立攝影出身,對于鏡頭的運用,簡直達到了藝術的地步,這是一門涉及心理學的手藝,每一個鏡頭,其實都在給觀眾施加某種或強或弱的暗示。

          可是張立的缺點更是極為凸出,燒錢。

          這是一個信奉慢工出細活的導演,以劇本的長度,讓張立來拍,至少拍半年,按照平均一天四十萬左右的費用來算,單拍攝費用大概就是要7000萬,再加上制作費用、演員片酬、以及宣發費用和一些需要走宣發賬目的費用等等,最終的投資額度,差不多要一億三左右。

          投資額一億三的...電視劇。

          琢磨出這個數字之后,劉合平自己樂了,樂著樂著,他突然的發出了一聲無奈而悠長的嘆息。

          他完全能夠預想,如果他拎著劇本去找投資人,對方如果不是傻逼,絕對會拿著對待傻逼的態度對待他。

          徐容相比于張立,沒那么多優勢,只有一點,資本青睞、電視臺喜歡。

          從聽說的到的一些小道消息來看,很多影視公司跟徐容打交道的時候,都跟傻逼沒什么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