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回爐
而進院之后,任明也是被一幫老前輩抬著保駕護航,為了讓他安心留下,一進院,林連坤就出演他導演劇目的主演。
這對一個新人導演而言,簡直是莫大的抬舉。
可是這才剛剛開始,而后,任明入職一年被提名藝委會委員,四年后提拔為人藝副院長。
而任明也沒辜負諸位老前輩的期望,拿幾十部風格迥異的作品維持了人藝的名頭勉強不墜。
“榮幸,榮幸?!毙烊萦樣樀匦χ墒窃谛睦?,他真是一點也不榮幸。
甚至有股子扭頭就走的沖動,這特么的壓力太大了。
在演員這行,有一句話,一個好的話劇演員不一定能演好影視劇,但一個影視演員如果沒有話劇舞臺的鍛煉,肯定演不了話劇。
這點徐容倒是不否認,因為在劇場,尤其是小劇場當中,觀眾與演員的距離,僅僅只有幾米甚至只有一米,演員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動作,都會分毫不差地落到觀眾眼中。
而且并非演個三五分鐘就能完了,而是連續兩個多鐘頭,幾千字的臺詞背的滾瓜爛熟,只是基礎當中的基礎,還得把詞說好、演好,這就要求極為扎實的基本功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他的舞臺經驗不多,演是能演,但要說演好,基本上不太可能。
最為關鍵的是,他沒時間。
第一天給他上課的是朱旭,老爺子今兒個和善了許多,可是他的臉相當長,倆大眼袋,在沒笑的情況下,即使和善,也和善的有限,老爺子見他過來,努了努嘴道:“走,去排練廳,咱爺倆邊走邊說?!?br/>
瞥了一眼徐容手中的筆記本和筆,老爺子拿手點了點腦門,道:“不要記在本子上,要記在腦子里。”
“好?!?br/>
老人一邊慢悠悠地走著,一邊指著走廊的照片和劇照,道:“咱們院以前是綜合性劇團,后來,和中戲話劇團合并之后,老院長提出了要打造莫斯科藝術劇院那樣的國際一流話劇院,咱們達到了,也沒達到?!?br/>
“咱們建立了自己的演劇體系,也創造過經典,對了,你覺得什么叫經典?”朱旭說著,忽地轉過頭來問道。
徐容想了想,道:“觀眾樂意花錢看的?”
“錯啦,是三十年五十年以后,觀眾還能記住的?!敝煨駬u了搖頭,指著墻上《窩頭會館》的劇照,“無論賣的票再多,眼下的觀眾再喜歡,都不能叫做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