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文娛之我只是個演員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榜樣

      第一百二十五章 榜樣

          燈火輝煌的街頭,坐在駕駛位上的王亞芹瞧著徐容臉上的迅速澹去的沒有多少笑意的笑容,輕聲問道:“徐老師,現(xiàn)在,要回家嗎?”

          徐容揚了揚手中的手提袋,道:“回去吧。”

          盡管來之前,對于如何切入正題,又以什么條件打動宋寶真,他都做了萬全的準備,但最終空手套白狼的計劃,并未能如愿成行。

          他的設想是,給院里包括剛剛過世不久的以及仍健在的,在表演上有建樹的前輩,盡可能每人都編寫個人傳記。

          健在的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可以詢問他們本人以及至親好友搜集第一手資料。

          而過世的,則通過對他們過往知之甚詳?shù)挠H友為媒介,將他們的生平編撰成書。

          之所以定下如此一個大方向,主要是考慮到,一方面可以激勵院里的年輕演員,另外一方面,也為諸多從事表演工作的同行提供學習的方向。

          當然,他也可以拿來參考。

          朱旭師伯曾經(jīng)提過一嘴,院里每一個成名演員,至少都有一招他人不具備的絕招。

          而宋寶真的意見卻是將諸多老藝術家的表演心得匯總,總結成一本專業(yè)性質(zhì)的書籍。

          這點徐容不太樂意做,他送給吳鋼那本于老師的書就是先例,純粹的表演論述,別說普通讀者,就是理論水平和實踐經(jīng)驗不夠扎實的演員都未必能夠看懂,而且沒有背后的故事包含的準備工作,實操的方法和技巧的細節(jié)必然會被忽略。

          但是那些反而才是最重要的。

          究其原因,還是巨大的工作量產(chǎn)生的經(jīng)費,按照宋寶真的想法,省事兒倒是省事兒了,把過往的人藝院刊以及其他戲劇報紙刊登的文章摘錄匯總即可,根本花不了幾個錢。

          但若是依照他的思路,要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以及對應的費用,就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了。

          不過他并沒有就此死心,跟宋寶真聊完,他也意識到自己一開始稍微有點過于樂觀了。

          他準備先集中火力,打開一個缺口再說。

          上了車,隨手將手提袋放到一邊,他才問道:“亞芹,最近回家了嗎?”

          “沒,工作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