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開心
“大概多少人?”
面對靳芳芳的疑惑,徐容并沒能立刻回答她,因為心中也沒有確切的答案。
07年剛紅那會兒,他完全是迷糊的,在那之前,除了晚上做夢,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那么快躋身“一線”,哪怕做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他也是想著用五年的時間老老實實的演配角,一邊磨練自己的業務水平,一邊賺錢。
如今看來,那會兒實在是太過想當然了,小演員根據人脈、知名度的差異,境地也往往不同。
第一種雖然演的總是配角,但邀約比較多,一年365天能366天呆在劇組,累是累了點,但是收入卻堪比大多數金領。
第二種是邀約不算多,但也說不上少,從年頭到年尾多多少少的能接上幾部戲,過著不愁吃不愁穿但也說不上富裕的日子。
第三種就是真正的小演員,小的隔好幾年才能接到一部戲。
業內大多數“大器晚成”的演員,往往是出自第二種,因為他們有時間為角色做準備,也有時間復盤,更有機會將自己的思考、感悟付諸于實踐。
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收入還能保證他們的生活。
只是以他當時拮據的情況,如果沒有老劉的力捧,難保不會借著《亮劍》的熱度,一頭扎進抗戰片的大潮當中,做一個如于振一般頂天立地的抗日英雄。
但命運總是難以琢磨,他莫名其妙的紅了,又因緊隨其后和常繼紅翻臉,一夜爆紅并沒有沖昏他的頭腦,而是讓他迅速冷靜下來,開始思考自己為什么紅,怎么才能一直紅下去?
就像他曾在飛天獎上的感言,他認為自己能紅的最關鍵的因素并非自律,也并非自身的業務水平,而是恰巧趕上了一個好時代,趕上了一個中國影視行業,尤其是電視劇行業開始集體比爛的時代。
在他紅前后,一共評選出了四屆四大小生,分別是陸易、黃三石、李亞朋、胡乒、任全、陳昆、黃小明、佟大偉、印曉天、聶元共、杜諄、霍言、張俊寧、崔琳共十四人,這十四人基本壟斷了2000年至2008年間的絕大部分最頂級的資源。
請分別說出每個人的代表作。
這就是后來分析自己紅的成因時,將十四人的名字寫出來之后遭遇的懵逼狀態,因為他發現超過一半的人根本沒有代表作,而幾個有代表作的代表作,其代表作也是在熱度過去之后銷聲匿跡。
他們保持熱度的方式并非作品,而是多棲發展,是各種各樣的花邊新聞。
他和其他的四大小生不同的一點就是他隨便說一個自己拍的戲,哪怕六七年之前的《亮劍》、《闖關東》,全國也至少有兩家電視臺在播放,比如南方電視臺和某電視臺。
可以說,他是電視劇行業平均水準全面下降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