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領導

          而舒琪、黎鳴等人在內地和港臺媒體、觀眾已經站隊的情況下,仍要執意下場,其行為之惡劣,大致相當于甲乙兩個人單挑,明知道甲乙身后都有一大群幫手情況下,率先上手幫乙圍毆甲。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他們的目的未必是要揍乙,但更不可能是為了甲著想。

          張衛建的前車之鑒尚在眼前,如果真是為了甑子丹考慮,就應該盡快平息這起必然兩敗俱傷的爭端,而不是下場圍毆。

          某些人似乎把甄子丹當成一把刀。

          所以隨著事件波及越來越廣,以至于有失控的現象之時,中新、人民等主流媒體迅速出面壓制輿論,平息了爭端。

          而在趙甄大戰過程中,香港影視人下場后,內地第一個擼袖子上手的藝人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內地四小花旦之一,號稱演員的地板、流量的天花板的楊蜜。

          以楊蜜的精明,并且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中摸爬滾打那么多年,自打不在微博傷春悲秋之后,就幾乎不再干賠本的買賣,下場自然是利益驅動。

          她和趙汶卓合作的《大武當之天地密碼》尚未上映。

          但她還不至于短視到為了一部小成本電影而得罪整個港圈的地步。

          奧運以來,隨著國力的顯著提升,人民民族自豪感持續加強,內地對于香港影視人在關鍵問題上曖昧不明、反復橫跳的態度,已經容忍到了極限。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她那位逼著杜其峰說出“誰也沒有規定男一必須香港男演員出演”的老同學。

          而無論徐容自身的態度如何,他的身份決定了他在類似事件中絕不能下場甚至發聲,但作為徐容好兄弟的她,是沒有此類顧慮的。

          對于那位在業內地位僅次于韓老三的同學,楊蜜在羨慕、嫉妒、競爭多年無果,頭腦逐漸清醒下來后終于隱隱摸到了一點命門,并且一擊建功。

          徐容自始至終都關注這件事,并且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現象,在趙甄大戰中,損失最為慘重的,是趙甄二人,其次是上了重點監管名單的舒淇、黎鳴、汪晶、黃柏鳴等人。

          而楊蜜,是唯一或者說最大的贏家。

          她率先站隊的行為收獲了內地觀眾、影視工作者以及監管的一大波好感,這其中就包括他。

          至于楊蜜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否衡量的得失,徐容倒是不太關心,他只看她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