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人物

          再次開始集中拍攝程昱的戲份后,劉和平沒再從早到晚地呆在片場盯著,可是他也不敢完全不管不問。

          孔大頭的執導水平沒的說,可是有一樣不太行,腰桿太軟。

          因此的,每天拍攝的素材,他無論多忙都要過上三遍。

          最近徐容的戲份不多,因為外景戲和需要大量群演的戲都排在了后邊,可是哪怕不多的戲份,他越看心里越是止不住的打鼓。

          過完今天剛剛剪輯出來的素材,劉合平沉吟了一會兒,又一次翻開了《北平無戰事》的劇本。

          從第一頁開始,把和方孟敖有關的劇情條出來逐字逐句的閱讀。

          他愛看自己寫的劇本、小說,一來,能夠查缺補漏,修正創作時某些未曾留意的筆誤,二來,每一次讀到精彩處,他總是情不自禁的萌生出“臥槽,這竟然是我寫的?真特么好呀!”的意外和滿足感。

          今天再翻劇本,倒不是為了自我欣賞,而是前兩天拍攝過程中發生的兩件事讓他有點看不懂徐容這個人了。

          第一件事是徐容宣布按照市場價重新跟每一個演員簽合同。

          第二件事是徐容說的兩句話,第一句是“你們瞧著我跟老劉這兩天鬧翻了?!保诙涫恰暗蛱煳覄窭蟿⒒貋淼臅r候,老劉有句話說的好,感謝不能當飯吃,既然錢是大家賺的,就不應該、也不能全落我徐容一個人的口袋?!薄?br/>
          對于前者,劉合平心下清楚,徐容吃了個啞巴虧,因為“劉合平編劇”、“徐容監制”本身就是電視就行業兩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沖著這兩塊招牌,片酬打對折雖不至于,但普遍降至七八折總是應有之義。

          對于后者,徐容把功勞歸到他頭上他并不意外,因為但凡有點腦子就能明白,這份功勞本身就是徐容的,誰也搶不走半點,可是徐容把二人之間的矛盾也抖了出來,這點,他到現在也沒能琢磨明白。

          就像被他擱置下來的《大明王朝1587》,過去很多年他一度認為自己非常了解張太岳,可是隨著了解的加深,他漸漸發現這個人變得越來越陌生。

          一如當下的徐容,他過去也以為自己非常了解這個年輕人,可是如今真正近距離接觸了,見了他為人處世的行為做派,他才陡然發覺自己似乎從未真正了解過他。

          但要命的是,他在刻畫方孟敖時,借用了大量徐容的性格特征。

          在他的記憶當中,徐容身上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對目標的執著,有時候以至于他人難以理解的地步,這一點他實在深有體會,但他覺得,徐容尚未而立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這一點性格因素至關重要。

          第二點是自信,他隱約記得《大明》拍攝期間徐容私下多次跟關系比較近的王進松、倪大虹抱怨沈一石這個角色“不夠立體”,因為這個人物和嘉靖竟然沒有對手戲?!

          可是此時越讀《北平》,他越是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