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建國大乾
有人說,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也有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對于未來的歷史會如何評價自己,陸誠其實并不在意。
史書上得位不正的皇帝多的是,秦二世胡亥,魏文帝曹丕,晉武帝司馬炎,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等等。
有些人盡管得位不正,仍舊開創(chuàng)了盛世皇朝。有些人得位最正,卻昏庸無道以至民不聊生。
是非功過,自有后人評說。
當(dāng)然,只有身居高位者,才有資格被后人評說。只有坐在龍椅上,才有機會去書寫輝煌的歷史。
其實,陸誠也可以向繡春刀世界中一樣,暗中控制起義軍,攻入汴京城,屠滅趙氏皇族,之后再順勢南下,奪取江山。
但陸誠也懶得麻煩,反正無論是怎樣得了皇位,都不可能獲得一個完美的評價。
與其費那許多事兒,不如直取汴京,快刀斬亂麻,先拿下能拿下的地盤,再逐步平定天下。
只要將來能讓華夏百姓過得好,能讓底層百姓盡早享受到太平盛世,其他的也沒那么重要。
活了七八百年,陸誠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早就與常人有所不同,不在乎什么虛名,更在乎實際。
當(dāng)陸誠站到金鑾殿上之時,也是揚威軍對汴京城發(fā)起全面進攻的時候。
城內(nèi)有暗影衛(wèi),城外有豹韜衛(wèi)、飛熊衛(wèi),還有一些提前收買的禁軍將領(lǐng),甚至是皇宮禁衛(wèi),前后不到半天的時間,汴京城內(nèi)的廝殺已經(jīng)基本結(jié)束,剩余的禁軍和禁衛(wèi)軍已經(jīng)全部投降,不愿意投降的都死了。
造反嘛,流點兒血也是在所難免的。
緊接著,隨后趕到的鷹揚衛(wèi)、羽林衛(wèi)、驍騎衛(wèi)等兵馬,也快速占領(lǐng)汴京周圍各地。
此時,大宋北方的防線已經(jīng)被揚威軍全線攻破。
控制住汴京城之后,大宋皇帝和玉璽都在手中,周邊各地基本上都是很輕松就被拿下。
有數(shù)萬精銳騎兵,再配上火器,揚威軍最擅長打的就是突襲戰(zhàn)。
沒有人會想到,揚威軍剛剛平定了西夏,都沒有任何的停歇,就直接拿下了大宋的汴京城。
緊接著,燕山府路、云中府路、河北西路、河北東路、京東東路、京東西路等地,都相繼被揚威軍占領(lǐng)。
承平已久的大宋,禁軍腐敗,廂軍廢弛,就連對抗梁山那樣的盜匪都力有不逮,更何況是精銳的揚威軍?
而且,揚威軍攻入汴京實在是太過突然,導(dǎo)致周圍各路各府都沒來得及得到消息,就被帶著朝廷詔令、圣旨的揚威軍,輕而易舉的進了城門。
再之后,揚威軍兵分兩路,一路向西,一路向南,快速擴大占領(lǐng)區(qū)。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梁山招安之后,帶兵攻打方臘,最終雖然成功消滅了方臘,但梁山人馬也是所剩無幾。
畢竟,原本應(yīng)該上梁山的關(guān)勝、秦明、魯達、史進、武松、楊志、盧俊義等人,都提前被陸誠撬了墻角,梁山的實力也是大打折扣,方臘那邊也只是少了一個龐萬春而已。
如此一來,梁山人馬能夠擒住方臘,就已經(jīng)是拼盡了全力。
最終,僅有宋江等不到十個頭領(lǐng)回到了朝廷。至于之后的結(jié)果,自然是狡兔死,走狗烹,宋江與他的小弟或是被賜了毒酒,或是自掛東南枝,幾乎無一善終。
不過,經(jīng)過這些人一番鬧騰,山東與江南地界也死了不少人,讓揚威軍更加輕易的進入了江南。
甚至,一些殘存的方臘舊部,還協(xié)助揚威軍拿下各地城池。
也就在此時,汴京城中的宋徽宗將帝位禪讓給了陸誠。
有遼國、西夏以及大宋北方的大片土地,再加上宋徽宗名義上的禪讓,陸誠這個皇帝的位置雖然來的不怎么正,卻也已經(jīng)坐了上去。
公元1121年春,天下雖然還未完全統(tǒng)一,陸誠卻已經(jīng)昭告天下,登基稱帝,建國為“乾”,年號“元武”。
建國稱帝之后,陸誠立刻頒布了一系列政策,輕徭薄役,與民生息,廢除花石綱等一系列害民政策,重視農(nóng)商,興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