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征召英才
冀州常山郡,同樣的一幕也在上演。
“………我家太守自從抵達遼東,平定四方,肅清吏治,施仁政于百姓,立志讓遼東百姓吃飽穿暖,再無饑饉。為此,太守時常親自下地勞作,關(guān)心農(nóng)桑,愛護百姓。
久聞壯士勇武過人且心懷仁義,乃世之英雄,特請壯士趕赴遼東,護一方百姓平安。”
“如你家太守果如信中所言,能夠施行仁政,愛民如子。某自當為其驅(qū)使。”
“壯士若是不信,盡可前去查看。”
這樣的一幕還發(fā)生在其他許多地方。
陸誠不僅派出了大量的騎兵,廣發(fā)征召文書,還通過甄氏商隊的經(jīng)商渠道,把征召文書發(fā)到更遠的地方。
同時,陸誠還專門成立了自己的情報機構(gòu),負責偵查、刺探、宣傳。偵查各州郡及塞外情況,刺探各方軍情,并宣傳遼東的太平,吸引人才前往遼東避難,也吸引附近的百姓前往遼東遷徙。
放眼天下,文武人才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出身寒微的也不在少數(shù),陸誠按圖索驥,直接照著史書上留名的一些人物,發(fā)放征召文書,不管能不能把人招攬過來,先試試再說。
俗話說的好,有棗沒棗,先打一桿子再說。
對于一些離得近的人才,征召文書可能個把月就送到了手上。對于那些遠在荊州、益州、揚州等地的人才,就只能等甄氏的商隊送過去了。
這年代,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往來的確是太不方便了。
四五月份,遼東又到春耕時節(jié)。
這一日,陸誠來到汶縣視察,在城中待了半日,下午便換上一身便服,只帶了兩個護衛(wèi),來到了城外的耕地。
此時,田間正有農(nóng)人忙于耕種,有人忙于播種,有人忙于飲水灌溉,也有人正在田間地頭歇息。
臨近正午,還有村婦攜幼童往來于田間,為勞作之人送飯食。
視線掃過整片田野,陸誠隨意的走到一位正坐在樹下歇息的老農(nóng)身旁,直接席地而坐,開口問道:“這位老者請了,我乃前來遼東經(jīng)商的商賈。途經(jīng)此處,見這田間頗有生趣,想和老者閑聊幾句。”
那老農(nóng)抬頭看了眼陸誠和他身后的兩個侍衛(wèi),連忙起身行禮:“這位貴人,您有話就問,小老兒一定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