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遼東見聞
釜是一種外形像壇子,腹大口小,有雙耳,主要用來煮食物。
甑是用來蒸的器皿,底部有小孔,放在鬲上進行蒸食。
炒菜這種烹飪方式,直到宋朝才開始廣泛普及。
現在人們通常吃的飯食,通常是將小米、高粱等主食煮熟之后,再澆上煮的菜湯,類似蓋澆飯。
第一次見到炒菜的張遼和太史慈,自然感覺新鮮。
而且,兩人家中條件都不算太好,從小到大一直吃的都是那種最簡陋的“蓋澆飯”,乍然吃到這炒菜,自然會覺得格外美味。
由于張遼一行人剛到,后廚只準備了第一隊人馬的飯食,兩隊人馬分吃,自然有些不夠。
原本,張遼和太史慈還多少有些矜持,不想表現的太過粗魯,免得被人看不起。
但眼看著桌子上的飯菜迅速見底,兩人也顧不得什么風度,立刻加入了搶菜大軍。
你一筷子我一口,多吃一口是一口。
不多時,桌子上的飯菜徹底見底,張遼和太史慈都有些意猶未盡,彼此對視一眼,見到對方嘴上都有油漬,連忙各自低下頭去,想要用衣袖擦一擦,卻又覺得不妥。
張鐵柱看出了二人的窘境,哈哈一笑,吩咐驛站小廝拿來兩塊嶄新的帕子,遞給二人:“文遠不必拘謹。說實話,當初我第一次吃到炒菜時,差點兒把自己的舌頭也咽下去。那狼狽的模樣,別提了。”
張遼和太史慈也跟著笑了,隨后就見小廝再次端來飯菜:“飯菜又備好了,小心燙。”
眾人對視一眼,不再多說什么,紛紛拿起碗筷,盛飯,干飯。
一頓新奇好吃的飯菜結束,張遼和太史慈對遼東又多了幾分向往。
飯后休息了半個時辰,兩隊人馬一起出發,太史慈忍不住開口問道:“張屯長,似之前那等飯食,遼東尋常百姓之家可能嘗到?”
張鐵柱哈哈一笑:“子義不必稱呼我屯長,叫我一聲鐵柱就行。你們都是太守聘請而來的壯士,前途不可限量。未來大家同在軍中,就是袍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