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滿寵
此時的蔡邕,已經有五十四歲,而他身邊的蔡昭姬,看上去不過十七歲左右。也就是說,蔡邕在37歲才有了這么一個女兒,在這個年代絕對算得上是老來得女了。
“久聞蔡大家博文多學,精通音律,且自創飛白體。陸某不才,對書法、音律之道也略有研究,若有閑暇,望能向蔡大家多多請教。”
“陸太守過譽了,書法、音律皆是小道,陸太守治理一方,使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使長者有所依,幼者有所學,這才是大道。老夫想要入襄平學堂,看看幼童所學,不知可否?”
“自無不可。不過陸某此時公務繁忙,還有諸多事務需要處理,不便陪同蔡大家前往。若是蔡大家愿意,我可命人引你前去。”
“如此,就有勞了。”
遼東的教育體系講究一個實用,并不教什么四書五經,尋章摘句,而是由淺入深,教授識文斷字,自然科學,人生道理。
蔡邕一路走來,也曾去沿途城池的學堂之中查訪,卻都被拒之門外,只偶爾聽到一些幼童朗誦千字文,感覺頗為新奇。
如今見到陸誠本人,蔡邕自然想要獲得許可,進入那學堂好好看看。
陸誠隨即讓人叫來田豫,隨口吩咐道:“國讓,你去陪同蔡大家,到學堂一觀。若是蔡大家有何疑問,你當盡心解答。”
“是,主公。”
隨后,陸誠起身相送,見蔡昭姬背后背著一個長條形的行囊,便隨口問道:“蔡大家,不知令千金所背負的,可是那傳說中的焦尾琴?”
蔡邕點了點頭:“正是。”
“有空定要見識一番。”
陸誠剛送走蔡邕父女倆,徐虎就帶人前來稟報:“主公,屈就城中剛剛傳回消息,有一支從高句麗來的商隊,暗中花高價從一戶百姓手中購買了三十斤玉米種子和五十株紅薯秧苗。
目前,這支商隊已經在我們的監視之中,我們要不要將其擒獲,并向高句麗問罪?”
陸誠聞言,只是略微思索片刻,便微笑著搖了搖頭:“不急,也不必去抓。派人暗中盯著,讓高句麗那邊的暗子重點關注一下,看看這些高句麗人,準備把這些種子種到何處。”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