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再次建國稱帝
之后,一月之內(nèi),天下連下三道詔書,經(jīng)過三辭三讓,陸誠才接受禪讓,并封劉協(xié)為山陽公。
至此,經(jīng)歷了西東兩漢,延續(xù)了近400年的大漢王朝,畫上了一個句號,宣告了終結(jié)。
在確定國號的時候,郭嘉、戲志才、田豐、沮授、劉曄、滿寵等,一眾文臣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陸誠起于遼東,可定國號為燕。
但緊接著就有人反對,認為燕國太小,且國運也不好。
隨后又有人提議定國號為齊,還有人提議定國號為魏。
眼見眾人爭論不休,難以確定,陸誠本想定國號為“乾”,但想起這個國號之前也已經(jīng)用過,這次索性換一個。
可思考良久,陸誠也沒想好定那個,最后直接拍板:“諸公不必再議,既然都難以定論,不如便定國號為“明”!一日一月,日月所到之處,皆為大明!”
說實話,陸誠對大明還是很有好感的,畢竟自己第一次當(dāng)球長,就是在明末。而且明這個國號,也的確是夠霸氣,夠響亮。
國號定下來之后,年號直接定“元武”。
初平五年夏,陸誠登基稱帝,建國大明,年號“元武”。
也就在陸誠登基之時,持續(xù)數(shù)月之久的旱災(zāi)突然停止,關(guān)中與中原各地都開始下起了雨。
一時間,陸誠這個皇帝當(dāng)?shù)囊彩琼槕?yīng)天命,理所當(dāng)然。
那些原本還有些蠢蠢欲動的野心家,也都安靜下來。
與此同時,遠在海外的劉關(guān)張三兄弟與馬家人,此刻也在橫掃倭國,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