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明末:玩家兇猛 > 第262章 皇太極的困局

      第262章 皇太極的困局

          沈陽,皇太極的書案上放著從各地送來的各種消息和文書,這其中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清軍面臨的危機似乎沒有皇太極預想的那樣嚴峻,清軍在連山關(guān)方向和草原方向都擊敗了明軍,取得了勝利。

          到目前為止關(guān)寧軍已經(jīng)停止沖擊邊墻,轉(zhuǎn)而在草原上修筑那些被廢棄的衛(wèi)所堡壘,而陳洪范和沈世魁更是偃旗息鼓,直接跑回鳳凰城了。

          赫圖阿拉方向同樣傳來好消息,一支以朝鮮人為主的明軍試圖突擊赫圖阿拉結(jié)果被清軍殺得頭破血流,清軍一口氣將朝鮮人趕到寬甸地區(qū),現(xiàn)在赫圖阿拉方向也暫時沒有了危險。

          不過這些好消息并不能使得皇太極心情有所好轉(zhuǎn),他依然愁眉不展,因為這些好消息實際上就是些邊角料,遠遠無法改動大局,能影響大局的,全是壞消息。

          首先是遼陽方向,遼陽城外的防線被一掃而空,杜度所部清軍在千山全軍覆沒,杜度自己也折在了千山。

          接著還有一個令皇太極煩躁不已的消息,那就是物資消耗的速度比他預想的要快得多,而現(xiàn)在清軍已經(jīng)沒有能力去劫掠外部勢力來補充了。

          負責清廷戶部的薩哈廉向皇太極匯報說,前線將士不斷催要糧草,而清廷國庫已經(jīng)空虛,他委婉地和皇太極表示,要是戰(zhàn)事拖到春天,就算清軍大勝,那清廷也要崩盤了。

          要是以前的話,皇太極和明軍作戰(zhàn)從不怕和明軍拖,因為每次拖到最后崩的都是明軍:

          明廷那已經(jīng)老邁不堪的國家機器使得大明雖然為了征收遼餉搞得天怒人怨,但實際上真正到達遼地的并不多,因此明軍每次都是糧草供應更為窘迫的一方。

          但現(xiàn)在雙方卻倒了過來,清軍成了糧草供應窘迫的一方。

          皇太極知道陳秋這家伙肯定是不怕拖的:

          這家伙有大批船隊給他從各地運來糧草,而且清軍野戰(zhàn)不如對方,以往那樣以輕騎斷敵人糧道的方法現(xiàn)在不奏效了。

          在這種情況下和對方硬拖的話先崩的百分百是清軍。

          “難道真得主動出擊和陳秋決戰(zhàn)?”

          皇太極心中冒出了這個想法,但很快不到三秒鐘他便否決了這個荒唐的想法。

          清軍的戰(zhàn)力和對方差的太遠,如果說和對方持久戰(zhàn)是九死一生的話,主動出擊決戰(zhàn)那就是十死無生了。

          思考了一陣之后,皇太極決定嘗試讓岳托率軍出連山關(guān)發(fā)動一場大反擊,以奪取明軍的糧草,同時,清軍騎兵出發(fā)去蒙古諸部劫掠蒙古諸部的物資糧草,反正現(xiàn)在蒙古諸部和清軍是敵人,完全不需要有什么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