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唐仙 > 第七十二回 禪韻一脈南北分,仙宗三真天地合

      第七十二回 禪韻一脈南北分,仙宗三真天地合

      這神會僧身份非同一般,卻稱這老道為羅道友,與其頗有尊重,莫非這道人也非尋常人物

      一念至此,他也不啰嗦,抱手問道:非是不信,而是道長若不說明來歷,我又如何知曉傳承珍貴還請道長明示。

      這……老道士一聽,撫了撫胡須,竟遲疑起來。

      羅老道,你這會倒是遲疑了,當初戲弄、訓斥皇帝時,怎的那般灑脫先天真人這時驟然開口。

      李易一聽,便知這老道士來頭不小,皇帝都敢戲弄、戲弄!

      那唐主李隆基是什么人,能受這道人的氣,偏生此人現在還好好的,足見能耐。

      非是遲疑,實乃一群小道士每日里推算,老道名錄一泄,必為他們察覺,自是有人過來煩擾!老道士搖搖頭,辯解了一句,才對李易道:老道羅公遠,也算有些薄名,你若知此名,當知要傳的玄功絕非等閑。

      但李易回憶起來,有限的歷史知識讓他不足以了解老道士的能耐,一時猶豫著是否該動用最后一道書簽。

      關鍵時刻,還是先天真人知道李易出山不久,介紹起來:羅道友道行高深,輩分亦大,在道盟中為三真之一,與葉法善、張果齊名!自葉法善純陽飛升、張果以死避皇帝后,算是道盟中碩果僅存的老家伙了!

      葉法善固然是飛升了,但張果不該那般容易坐化。老道士一聽,便嘟囔起來,不過,老道還不算老。我等雖在道盟名聲不小,可道盟之外還有許多老怪,道行或受限于凡,但戰力境界卻非同一般。

      李易聽到這,再無疑竇。

      葉法善這名字他只是耳熟,但張果為何還是知道的,豈不是八仙之中的張果老

      能與神仙齊名的,還能是凡俗之輩

      也是條大魚??!

      不過,出于謹慎,他還是忍不住問道:道長想傳的是何玄法

      怎么終于知道珍貴了老道士一聽這話,頓時眉開眼笑,摸了摸胡子,也知道老道我說與你一尊掌教非虛言了

      說著說著,他忽然手捏印訣!

      頓時,一股迷霧蕩漾,李易覺得心念一晃,隱隱要入夢,神魂泛光,應身守意流轉,竟將那霧氣蕩開!

      老道士、神會僧一見,都是神色微變!

      隨即,老道士就道:你既無從入夢,那便讓旁人迷惘吧。說著,將手一甩,就見周圍幾人朦朦朧朧,似入水中。

      李易心中一凜,知是與旁人有了分隔,既驚且疑。

      你這六賊、神魂皆嫩而稚,該是修行最多兩三年,居然已成神魂!雖是定魂不正,但日后可緩緩修正,不錯,不錯!這等資質,勉強可以傳承老道的道統了。

      他深吸一口氣,將得見百年一遇修道種子的狂喜壓下,維持著表面平靜:看你小子的心思,不是個垂涎凡俗之位的,最關心的還是玄門功法。那老道也不瞞你,要傳你的乃地仙法!

      地仙法

      老道曾于青城山中尋得天師法寶,一時興起,枕而入夢,于是神游物外,在夢中得窺仙境,見得天仙九尊,聽其辯法,醒來后便默念回憶,經三十載方才回憶清楚,但差點因此仙化,幸得葉法善之助,才得以脫逃異變,而后我二人合著《九仙經》,但始終難成,最后得了張果一道本命注,化入其中,乃成玄功!

      說到后來,他的表情逐漸凝重:此經分兩冊,一冊為凡,以天皇、黃帝之事遮掩、混淆,只言仙道玄妙;另一冊則為九仙真語,修之可長生住世、不死不腐,是為地仙!但仙家之言,非凡俗所能承載,唯有驚才絕艷、天資縱橫,才能為之!李小子,以老道觀之,此事,舍你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