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低垂
夜幕低垂,城市在霓虹燈的閃爍下顯得既繁華又神秘。盧文,一個在當地頗具影響力的角色,正準備結束一天的忙碌,沉入夢鄉。然而,BB機的突兀聲響打破了夜的寧靜,薛盟的緊急傳呼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盧文心中一緊,深知深夜的召集絕非尋常,他迅速起身,驅車前往約定的地點。
抵達后,薛盟面色凝重,告知盧文需立即處理一起街頭混混的沖突事件。盧文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迅速聯絡了弟弟盧氏兄弟、王炳陽以及清巖會所的保安力量。而震友前,一個在暗處操控局勢的人物,更是調動了大批武裝人員,攜帶AK47等重型武器,現場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而壓抑。薛盟望著這些武器,心中不禁擔憂起火拼的規模,他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街頭沖突,背后隱藏著更為復雜的利益糾葛。
經過一番商議,雙方決定利用西郊荒地作為誘敵之地,既避免了對城市造成直接破壞,又能借此機會制造輿論焦點,為后續的行動鋪路
薛盟深知,要想在這場博弈中占據主動,必須巧妙利用現有的資源與環境。他注意到,火拼地點臨近王家村的征地范圍,這為他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切入點。此前,薛盟已通過孟德亮等人在村民中散布“保護土地”的意識,如今,火拼若能引發軍方介入,征地行為必將因“覬覦寶藏”的質疑而被推向風口浪尖。
為了進一步強化這一印象,薛盟安排人員在火拼地點周圍進行松土作業,營造出一種“挖寶”的現場感。同時,他還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謠言,將“地下寶藏”的傳說與征地事件緊密相連,讓村民們相信,這場征地背后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隨著夜色的加深,兩股勢力在北雍機場外的荒地上展開了激烈的沖突。盧文團隊手持鐵棒砍刀,氣勢洶洶地壓制著對方。而震友前則嚴令手下禁用槍械,以控制事態的烈度,避免引發更大的混亂。在這場看似混亂的火拼中,每一個細節都被精心計算,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深意。
就在警察即將介入的關鍵時刻,薛盟早已安排好人員悄然撤離,現場只留下了一些精心布置的痕跡,直指“黑市奪寶”。當警方到達時,火拼的痕跡與目擊證詞被巧妙地引導至“爭風吃醋”這一表面矛盾上,使得整個事件變得撲朔迷離。
與此同時,李懷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省級官員的落馬讓他如坐針氈,亟需找到一種方式來平息這場突如其來的事件。而薛盟則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時機,他同步散布了“機場周邊驚現命案”“軍方秘密鎮守”等消息,瞬間點燃了媒體的熱情。
五百畝地的征地行為,在謠言的推動下,被迫與“寶藏爭奪”掛鉤。村民們的抵制情緒如野火燎原般迅速蔓延,土地價格也因謠言的螺旋上升而水漲船高。李懷昌團隊深陷“黑市火拼”與“征地陰謀”的雙重輿論漩渦之中,每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
薛盟深知,在這場博弈中,人性是最不可預測的因素。他預判到村民們可能會因為利益而反水,因此提前以“保衛家園”的名義收攏人心,將他們緊緊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對于警方的調查,薛盟采取了虛實結合的策略。火拼的動機被模糊化處理,讓人難以捉摸;但沖突地點與征地范圍的重合性卻被刻意暴露出來,成為警方調查中的一個重要線索。李懷昌團隊在調查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似乎陷入了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之中,每一步都仿佛被薛盟預料到了一般。
在這場連環計策中,薛盟展現出了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權力的精準操控。他利用謠言、征地、火拼等元素編織了一張巨大的網,將李懷昌團隊緊緊困在其中。而村民們,則在這場博弈中成為了薛盟手中的棋子,他們的命運隨著局勢的起伏而搖擺不定。
隨著調查的深入,李懷昌團隊逐漸意識到,自己在這場權力與輿論的博弈中已經處于了下風。薛盟的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處,既避免了直接的沖突,又巧妙地利用了各種資源來推動自己的計劃。而村民們的抵制情緒也日益高漲,他們開始質疑征地的合法性,甚至有人開始組織起來反抗。
面對這一局面,李懷昌團隊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策略。他們意識到,要想在這場博弈中翻盤,就必須找到薛盟的破綻,打破他的連環計策。然而,薛盟的布局如此精妙,又豈是那么容易找到破綻的?
在這場看似無解的棋局中,雙方都在尋找著對方的弱點,試圖通過一次次的交鋒來改變局勢。而村民們,則在這場博弈中逐漸覺醒,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開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爭取權益。
最終,這場深夜暗涌的權力與輿論博弈會走向何方?是薛盟的連環計策成功得逞,還是李懷昌團隊能夠絕地反擊?又或者,村民們能夠在這場博弈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出路?這一切,都還是一個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博弈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每一個參與者的命運,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權力與輿論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