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00后咸魚藝術家,整頓娛樂圈 > 第98章 周孝愚編曲才華的展示

      第98章 周孝愚編曲才華的展示

          “一名優秀的作曲人,善于從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發現一切和旋律有關的東西,也就是說,作曲人必須要對旋律十分敏感,是一位善于捕捉旋律的伯樂。”

          “我剛開始學習作曲時,常常在春夏之交的季節,來到農村的田野或者池塘邊,聽青蛙的陣陣叫聲,除了青蛙外,還有各種蟲鳴鳥叫,以及偶爾噗通一下,有小動物落水的聲音。”

          “這種旋律就十分美妙。”

          “05年在歐美各大排行榜殺瘋了的這首歌《schnappi》(小鱷魚之歌)你應該也聽過吧?”

          張小軒打開電腦,將這首歌在現場播放一遍。

          這首歌的旋律十分簡單,且洗腦,這也是它流行的基礎。

          兩人一起沉默了3分鐘,將這首歌重溫一遍。

          這首歌傳到華夏后,被網友給魔改了一個新的歌名,叫沙比之歌。

          因為里面有一句音譯歌詞十分洗腦,“你是那沙比,沙比苦苦地。”

          據說這首歌的旋律來源于一名德國5歲小蘿莉偶爾哼哼出來的旋律,然后,在身邊照顧她的親人覺得很有趣,用手機記錄下來,經過專業人士的編曲后就成了一首洗腦流行神曲。

          善于作曲的人,必須要有一顆對旋律敏感的心,平日生活中的車水馬龍,孩童的哭喊,汽車的鳴笛,三輪車壓過馬路的咯嘣聲,以及窗戶被風吹過傳出來的滋滋聲。

          這些都是靈感的來源。

          同時還要有一顆細膩且多愁善感的心,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敏感的察覺到自己或者其他人內心中情緒的變化。

          張小軒最后總結道:“如果有一天,你自己感覺到靈感枯竭了,或者找不到靈感了,就去大自然中尋找,當然,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大量的收聽各種風格的流行歌曲或者輕音樂。”

          “這就是我的經驗。”

          周孝愚點了點頭道:“其實我的作曲經驗,更多的是來源于自己的內心,我有時候聽到老人講一篇鬼故事,就會感覺到毛骨悚然,即便是大夏天身體上也會升起雞皮疙瘩,然后晚上還經常做一些被什么東西在后面拼命追趕的夢。”

          “跑著跑著,就醒了。”

          “醒了之后,睡不著,還經常回憶夢中夢到的東西,有些夢是模糊的,想不起畫面,而有些夢卻可以輕易地回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