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宴(一)
這枚箭矢是元氏的信物,他斂眸思索,此人并未出現在北真使團里,怕只怕是元大哥私自派人進南趙。
在北真時就已連累了元大哥,如今又怎能讓他陪自己豁出去。
儀駕入順天門前,那人在蕭程的余光里轉身進入一間小院時深深地望了他一眼。
“停——”儀駕緩緩在瓊林苑停下。
這瓊林苑只與金明池相隔一條街,里頭筑有一座宮殿,用于皇帝賜群臣宴。
又有一座金碧彩樓建在荷塘旁,高處可見金明池中水殿招風,寶船相望,再有一清澈的水流泛著漣漪正緩緩注進瓊林苑的荷塘中。
圣駕入殿后,宮人們奉上晨間摘好的鮮花至各官員面前。
徐遺偏頭向蕭程解釋,南趙有簪花的風俗,若是剛好在春夏時節,便插真花,若在秋冬,便插象生花。
說著徐遺一抬手,鬢邊就多了一朵白間帶粉的花,更稱得徐遺膚白俊秀,神采奕奕。
蕭程忽覺有些晃眼,移開了雙眸,然后隨意地戴上手中花。
“諸位愛卿,今日不論政事,只談雅事。正好,朕有一事要昭告天下。”趙琇欣喜道。
話音剛落,就有朱內官領著宮人捧著數十冊書籍行至大殿中央,趙琇端著酒杯自臺階而下,高聲道:“這典籍是朕集眾臣工、眾學士用四、五年時間重修而成。”
“朕說過,要修出一部集古今之大成的典籍,囊括天下所有天文地理、經史百家之書,傳于后世,百代不易。”
此話說得鏗鏘有力,也激起群臣心中無限暢想,這典籍能成也有他們的一份力,若是自己的大名能夠流傳千史,也不失為一件功名。
當時擴容編纂隊伍的詔令一下達,從朝野上下乃至民間匯集了近兩千人參與其中,如今趙琇手中的終版,也是由這些人手抄而成。
前朝不是沒有重修典籍的例子,但所錄知識與時間卻遠比不上趙琇當朝,此中功勞當屬徐遺與林文凡。
此時有人提議:“陛下,此次迎春宴吟詩作對,不如就以典籍為題,如何?”
“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