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章:巖糯集團
聞山來的毒梟是戰斗力驚人的李漢,是麻栗坡土著漢人,家鄉位于兩國交戰前沿,是個中越戰爭的老兵。就憑他這個幸存者的身份,還有臉上被子彈擦過的疤痕,就足以令人肅然起敬,更何況他還是金三角毒梟坤沙的拜把子兄弟。
兩年多前,坤沙公開宣布成立撣邦共和國自任總統。他還捐助了一筆相當可觀的“競選”資金。他不茍言笑,但那道疤痕讓人感覺他總是在詭異地笑著。
譚小明曾經開玩笑說過:“真正見過漢哥笑的人早就死光了吧?”
為了壓制西南部由版納過境的毒品,巖糯在版納到廣西的咽喉之地了——紅河翼族自治州設了一個小經銷點。因為與聞山靠得太近,紅河看上去有點像“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在銷售上輻射不開。
但巖糯對這個點的支持和援助力度最大,雖然這個點最小,但這個設定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等于截斷了其他毒販由金三角進入內陸的最南線。海洛因從版納、普洱、臨滄幾個口岸入境后要運到云庭,紅河是必經之地。其他組織的毒品在這個地區經常遇到黑吃黑的持槍搶劫,丟失一次貨物就意味著血本無歸。
跟吉乃阿木一樣,翼族土司后代、殺人如麻的殺馬威雜在紅河州獨當一面。殺馬當家的時間最短,獲得的供貨也最少,但他做的是無本買賣,靠截留其他家族的過路毒品,短短兩年已經囤積了大量海洛因。
巖糯將手下的六大干將招至此地,就著這場面,六個毒梟不用商量都知道巖糯要殺人立威,并且利用他們來參加年會的機會,帶他們來觀禮。但是令人費解的是:這么兩個死不足惜的毒蟲來祭旗,就邀來六大干將觀禮,這到底是太過小題大做了,還是大題小做?
但是大家知道,毒品買賣于巖糯來說,只是一門生意。而且作為最大的毒梟,他深知海洛因甚至麻團(大麻)對身體和大腦的損害。他見過附近幾個吸毒成風的地方,一個個村寨形同鬼蜮,城鎮罪案橫生,癮君子成堆,像鬼魅一樣飄蕩在森林邊緣。
他是農家子弟,盡管販毒是他唯一的選擇。但巖糯多年來堅持把販毒所得拿出來一部分,投入改善父老鄉親的生活。他捐建了公路、小學、醫院。他出資建設的灌溉系統澤及萬頃良田。
他寧愿自己是萬惡之源。他造孽深重,從不祈禱佛祖護佑。如果一個人犯罪,能換來這塊土地上其他人的健康和福報,他愿意選擇下地獄。
但他不允許自己的罪孽禍及自己的家鄉。
所以,在巖糯這門生意里有一條鐵律,:在幫會里,吸毒者人人得以誅之!
毒蟲是汝阿牙的手下,他們不僅吸毒,還向本地青少年兜售毒品,這絕對犯了巖糯的大忌。昔日的幾個同伙把毒蟲全身衣服連撕帶剝,本來就弱不禁風的癮君子不知是因為毒癮發作,還是山風寒冷,抑或是驚嚇,赤裸的身體伏在泥地上顫抖。
皮卡車司機把鐵網拖過來,一幫人粗暴地用五公分網孔的鐵絲網把裸體困卷成兩團。車手們拿出兩把鉗子,用細鐵絲用把鐵網絞牢,毒蟲的五官和皮肉被網孔擠壓出來,發出沉悶的呻吟聲。
汝阿牙手持短刀,對著毒蟲被鐵網擠壓出來的皮肉橫切下去,猩紅色的血從裂開的毛細血管迸射出細細的血霧。兩個毒蟲發出動物般的“嗬嗬”叫聲。汝阿牙全身濺滿血污,他蹲在地上,順手向一個毒蟲張開的嘴巴淺淺扎了一刀。
譚小明感到有點惡心,但還是忍不住好奇,他問身邊的刀老波:“這是什么特別的家法嗎?為什么要用鐵絲網捆起來?”
似乎早已習慣這種場面的刀老波淡定的解釋道:“這種處刑有講究的。怒江水從這條峽谷出境進入緬甸,那邊叫它‘薩爾溫江’,江面寬闊,水流變緩。一會兒汝阿牙在鐵絲網上綁好泡沫箱。把他們倆扔下去。他們不會一下子淹死,順著水流往下漂的時候,傷口的血腥味會引來百來公斤的巨鯰。還有,聽說最近有人發現了三百公斤的黃貂魚。這倆毒蟲,一邊漂在激流里,一邊被大魚一口口舔舐。譚老板,你想想那滋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