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武三思的建議
武曌高高坐在上面,自然將下面眾人的表現看在眼里。
甘露殿內此時只有寥寥數人,可卻依然相互結黨,分成幾派。
武曌從當年二圣臨朝到現在,已經執掌大權的二十余年的時間。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帝王,她自然深諳馭下之術的精髓,便是決不能讓朝臣們和光同塵、沆瀣一氣。
否則他們就會聯合起來蒙蔽自己的耳目,即便是身為皇帝也會失去對朝堂的控制。
相反的,這些朝臣之間越是針鋒相對,皇帝才越能將他們玩弄于鼓掌之中。
因此對武曌目前的場面早已是習以為常。
然而唯一讓她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平日里也算是張柬之、魏元忠一黨的狄仁杰,今天表現的卻有些異常。
此時的狄仁杰,似乎對眼前的情形視而不見,竟然雙目微閉,將兩只手抄在袖筒之中,站在一旁如同假寐一般。
來俊臣此刻依然不不緊不慢,他先向武曌躬身行禮,隨后振振有詞道。
“魏大人剛才對臣的指責,全都是捕風捉影,毫無根據的構陷。”
“臣之所以會力薦秦佾為匭使院招諫司主事,全是出于為國舉賢的一片公心。”
“一片公心?為國舉賢?”
來俊臣這一番不要臉的話,終于讓原本不打算親自出馬的張柬之終于按耐不住,他直接冷笑了一聲走到武曌面前。
“陛下,臣倒是想要問問來院正,這秦佾,一個弱冠少年,何以為賢?”
武曌看到魏元忠一方,就連他們的魁首張柬之都站了出來,心里也不由得重視起來。
而且方才來俊臣在與他爭論的時候也的確有些躲閃,始終不肯說出事情的關鍵。
再加上武曌對來俊臣的貪婪也不是一無所知,此時她也認為,這個叫秦佾的少年,恐怕真是向來俊臣行賄才得到對方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