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江城人民。 自打記事以來,穿的用的,都是江城的本土品牌。 一開始的憤怒過后,情緒鋪墊到了最高點。 而后突然來了個大反轉! 嘿! 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衣裳,結果被偷,被人改良出售。 虧他們還憤慨激昂,差點兒錯怪了他們自己的本土品牌! 這一前一后,鋪墊到位,立刻將江城人民百姓的情緒拉住了。 于是。 口誅筆伐。 事情發酵到了第二天,江城日報直接刊登了一塊最大的版面,用來通報批評。 仍舊是高浩執筆,洋洋灑灑兩千字,將錦繡制衣廠的前世今生,說了個大概。 重點尤其放在了他在湖東縣的那段歷史上。 他弄垮的那家制衣廠是養父母的,十八年的養育恩,為了利益翻臉。 這件事原本就十分具有戲劇性了,通過高浩的一番添油加醋的描寫。 或許,準確來說了,聽的是陳啟明這個版本的恩將仇報。 得。 報道一出來,謝昭簡直是成了十惡不赦的壞人,甚至不少江城百姓聚在派出所外頭鬧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