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節:不孝子嗣
亞文內拉的南方聯軍雖說成員組成和北方軍沒有兩樣,都是亞文內拉的騎士軍士加上農民組成的民兵。但即便不看那些復雜的一般人根本無法看懂的多如牛毛的貴族紋章,你也可以很明顯地察覺出兩支軍隊根本層面上的不一樣。
相比起上下一條心都是在為了自己為了亞文內拉的未來而戰斗的北方軍,雖然衣著服飾和護甲完全一致,由奉行享樂主義即便在行軍當中也極盡奢華,對手下的平民不屑一顧的南方貴族和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征召來送死的平民組成,南方聯軍整支軍隊上上下下的精神樣貌和北方軍完全不同。
——需要提及的是,北方軍對于那些被俘物資的襲擊,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影響到南方軍的貴族們。這一點如果按照通常的思路來思考的話或許會覺得無法理解,但若是套入這些典型西海岸貴族的想法,一切就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是理所當然了。
領主的財富來源于什么?——人民。而在領主物資缺乏的時候會餓肚子的是誰呢,當然也會是人民。
不同于北方軍,南方聯軍一開始就沒有勞神子真正可靠的后勤,臨時拼湊而成的軍隊與其說是一支完整的大軍倒不如說是一大群個體湊在一起。他們沒有什么有效的系統化的分配管理,八九萬人的民兵今天吃什么完全取決于他們能找到什么或者他們身上帶著什么,士兵們的餐具是共用的,要就餐的話先自己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去內拉森林當中尋找之后自己烹飪,就連火種也必須自己攜帶,自己撿柴自己燒火,自生自滅。
當擊敗了北方軍俘獲了那些物資的時候,最開心的是那些領主貴族,民兵當中只有極少數喜歡拍馬屁的家伙也覺得自己能夠分一杯羹,而最后所發生的當然是與以往一般無二——“連你們自己都是屬于領主的,又有什么資格來要求獲得領主的東西?”這樣的話語深切地表現出了在這個國家更為閉塞保守的南方這些貴族們心中根深蒂固的觀念,因而當獲得了物資的時候,盡管它們數量非常多可以供給整支軍隊享用一個月以上,領主們卻據為己有,對自己手下的民兵都懷抱戒備,只讓同為貴族的騎士和信得過的軍士護衛這漫長又行動緩慢的一系列“戰利品”。
有好處卻吃獨食,這樣的事情對貴族而言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但平日里頭能夠對這一切忍氣吞聲的農民們在忍饑挨餓的時候看著貴族們卻在吃飽喝足肆意享受,心底里頭不積攢著怨氣是不可能的。而在北方軍抓住了南方聯軍僅僅派出貴族騎兵守衛,龐大而又臃腫的這一整支長長的后勤隊伍防守空虛的空隙進行襲擊,成功奪取回去許多口糧并且焚毀了余下的物資以后,問題真正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起來。
高貴的領主老爺們哪能餓著肚子,當傷痕累累的奧托洛重步兵從內拉森林深處退回到內拉森林走廊的時候他們所瞧見的就是這樣的一幕——領主和騎士們將分明是自己自私才導致的損失全部責怪到民兵沒能好好警戒周圍的過錯上,但天地良心南方的農民們本就并不擁有戰爭經驗又一頓飽一頓饑的,加上混亂的指揮民兵們就是亂糟糟湊在那里擠成一團沒有什么真正的管理,說實話穿著相似又都操著一股亞文內拉方言的北方軍民兵就算正面走過來,恐怕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覺察得到。
但責怪和辱罵這些事情他們還能夠忍受,缺少食物,后方又沒能有效地運過來,按照亞文內拉傳統貴族的思維,這份代價最終當然還是要由農民們來承擔。于是全副武裝的騎士和軍士們就這樣沖進了民兵的陣列要求他們交出自己攜帶的干糧和收集的食物,以好幾個人好幾天勉強果腹的口糧來滿足一位貴族老爺豐盛的一餐——甚至這都還不足夠,他們在掠奪去農民們辛苦收集的食物和干糧以后還嫌棄這些東西不夠精致美味,只是嘗了一口就把一鍋又一鍋的糧食這樣直接倒在了外頭的泥土地上。
“就算倒掉也不會還給你們,呸。”在部分年輕氣盛的農民們舉行了一次憤怒的抗議以后一名領主家的女仆十分不屑地這樣嘲諷道,而這還算平和,當這個消息傳達到了上層的領主那兒以后,他們直接派出了重裝的軍隊將鬧事的主謀和一大群是否無辜沒有人知道只是碰巧那時候湊在一起的人都給抓了起來,然后當眾使用棍棒打成重傷,以令農民們明白彼此的差距。
“你們生而就應當被統治。”——奉行著這樣的理論,不明白權利是必須伴隨著義務才能夠使得一切安穩發展的傳統亞文內拉南方貴族,在北方由愛德華燃起了“人民戰爭”這樣的火種以后,人民心中開始蠢蠢欲動之時,仍舊沒有意識到自己兩個世紀以來的做法錯得有多離譜。
他們太習慣于這一切了。
自出生以來就像是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高人一等的權利,將自己的思想和欲求強加于平民身上,封鎖了他們獲得更好生活的路徑不說,就連現有的安穩生活也是時不時就會被貴族所打破——而對方對此還毫無自覺,認為這是太陽底下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
南方貴族和北方貴族差距的最大的地方不是戰斗能力戰斗經驗或者富有與否,而是他們腦海當中關于貴族這一概念的定義,以及對于這個國家未來的思想。
但讓我們話歸原處——南方聯軍的貴族們或許對于農民而言是一些糟糕的存在,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就都是徹頭徹尾的蠢貨。到底是經受過西瓦利耶式教育的人,一些年長的大貴族就算沒有大型戰爭的經驗小規模的戰役卻也是打了許多,加之以歲月所累積下來的對于人心的掌握,在好幾次軍隊的動向都被察覺到,并且在損失物資以后從周邊南方村鎮當中試圖獲取卻總是被各種理由推脫之后,饒是遲鈍如南方聯軍的領導階層,也察覺到了這些本地農民和愛德華他們有所勾結的事實。
——而他們的最高領導者,戴著帶金色皇冠頭盔的亞希伯恩二世,對此的反應正如一位亞文內拉國王所應有的那般。
他無比憤怒。
先是自己最喜愛的兒子,下一代的亞文內拉國王背棄了自己背棄了自己所安排的方案,之后又是莫名其妙地兩地連丟令他顏面全無,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他還要統帥那些因為根深蒂固其實并不怎么買他這個國王的帳的南方貴族,以及指揮那些總是亂成一團搞錯命令的民兵前進,調和軍隊當中的麻煩。一系列的事情復雜糾葛早就讓亞希伯恩二世的忍耐度到達了極限,此刻在得知了那些分明是在他的權力中心點所在,理應對自己的命令服服帖帖的農民卻吃里扒外地幫了北方的逆臣賊子時,他的憤怒直接達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