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賢者與少女 > 第一百三十七節:火光

      第一百三十七節:火光

          對于大部分里加爾世界社會底層的平民而言,騎兵、騎士以及貴族領主這三個概念,他們時常是分不清的。

          碰見騎馬又穿著全身板甲的人就下意識地以為這是一位騎士,是常有的印象。即便是在板甲價格相對低廉普及率也更高的東海岸,類似的事情也層出不窮。

          傭兵很少會真正穿一整套完整的板甲,這一點我們之前就已經有提及。但這只是從較廣的方面而言,一些頂尖的戰爭傭兵團裝備相比國家的騎士團都毫不遜色,在能夠負擔得起的情況下,他們也確實會盡可能地武裝自己。

          但穿上全身甲,卻也并不代表就能搖身一變成為騎士。

          穿著全身甲的傭兵仍舊是傭兵,盡管是高級傭兵,他們卻也并不擁有騎士的資格。

          與此同理的還有騎兵。在蘇奧米爾的一些公爵領以及帕德羅西帝國的常備軍制度當中,騎兵與騎士都是并存的。兩者之間的關系有些曖昧復雜,但若是知道幾個關鍵的要點,還是可以將兩者區分開來的。

          首先,騎士是一種頭銜。是一種生活方式和遵守的準則。而騎兵,則是一種兵種。

          所有的騎士都是騎兵,但并不是所有的騎兵都是騎士。

          這個階級的概念實際上在過去的東海岸是不存在的。

          騎士階級的概念源自于西海岸的騎士之國西瓦利耶——后者并不擁有如帝國一般的常備軍制度,因而以強調武勇的英雄主義,由貴族騎士身先士卒。

          通過海上貿易和國際交流,在人類共通的對于英雄的渴望之下,這種風氣擴散開來反哺到東海岸的社會之中。并且在幾百年的時間里發展壯大,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社會階級。

          蘇奧米爾和帕德羅西區分兩者的方法在于財力與身份——這是古代拉曼帝國時期延伸至今的傳承:常備軍當中的騎兵部隊是由王國或者帝國軍部提供裝備與馬匹,而有能力自行擔負一套全身板甲以及一匹優秀戰馬的人,才有資格成為騎士。

          專門定制的板甲自然是各方各面都較量產型的要好上許多。并且考慮到大批量列裝的花費,財力不甚充裕的蘇奧米爾王國相較帕德羅西帝國,境內大部分的騎兵都只是裝備了輕盔、胸甲、小肩甲和部分四肢的半甲輕騎兵。

          騎士自然是重騎兵,凡是成為騎士的人多數都擁有財力能夠負擔得起優秀的戰馬和一套全身甲。這個天然的篩選條件將騎士資格與上流社會牢牢地捆在了一起——可將騎士直接等同于領主貴族,卻也是一種有失妥當的說法。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騎士是一種頭銜,而非貴族爵位。雖然絕大多數騎士都是貴族出身,只有少數因為立功而被賜予資格的是平民騎士。但血統與貴族爵位是不同的。

          騎士與宗教息息相關,從侍從晉升賦予騎士頭銜時他應當從當地宗教人員手中接過象征性的盾牌與劍。并且立誓不違背神明與主君的期待。

          騎士頭銜與貴族爵位之間的關系,有點類似騎士與騎兵之間的關系。貴族爵位哪怕是最低級的男爵都代表至少有一個男爵領,是一位領主。而相比之下盡管許多騎士都是有錢的貴族出身,游離在外為領主為王室為教會效忠的他們,卻通常是沒有繼承資格的次子或者三子。

          受封騎士獲得頭銜在東西海岸騎士文化流行的國家都是一種類似于男孩子成人禮的東西,在女性地位頗高的蘇奧米爾女騎士乃至于女騎士團長也并不稀少。一位男爵乃至于一位公爵也擁有騎士資格,但一般都以他們的貴族階級作為敬稱。將一位公爵稱呼為騎士,視對方喜好而定,這可能是一種冒犯卻也可能是一種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