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賢者與少女 > 第九十三節:熱

      第九十三節:熱

          泰州最北端的城墻,設立在高原地帶往去往平原必經之路如咽喉口一般的位置之上。

          自青知鎮出發一路往西南方向前進的陸路山道,在穿越崇山峻嶺又走過濕原后地勢逐漸開始往下并趨于平整,而扼守在這道路的最末端通往永川河流域平原地帶的,便是泰州這一存在。

          泰州的“泰”,取自月之國古語的“國泰民安”這一詞匯,有抵御外敵保護國家和平的含義。將位于最北端的新京下轄州如此命名,顯然一定程度上也有警告北地藩王的意圖在內。

          帕德羅西帝國對于月之國地理的翻譯之中直截了當地將泰州稱之為“新京之盾”,也多多少少可見這個地區的重要性,以及長久和平的月之國內部實際上頗為復雜的狀況。

          僅粗略一瞥外觀的話,泰州的城墻與里加爾那邊常有的城堡大體類似,畢竟實用的東西總是有著相近的要素:石砌的城墻約莫有三四米高,由整形過的大塊石頭堆砌而成。但若你仔細去看,就會發現許多與里加爾式城墻不同的地方。

          從城墻的下方抬頭望去,有別于里加爾人通常露天的設計,泰州的城墻在石砌的基底上增加了一段泥糊的墻壁,并且在上面蓋有月之國風格的屋檐,為下方看守的士兵遮風避雨。

          墻壁的上方開有比人頭略大一些的方形孔洞。這些洞的截面呈梯形,內里大而外側小,令從內往外射擊的弓手可以自由變換左右方位,同時又不容易暴露于敵方的弓矢之下。

          同樣是梯形設計的還有石砌的基底,和人將這種部位成為石垣,意思其實便只是石質的城墻。

          但它真正有別于里加爾式城墻的一點,卻還要走到側面才能看得出來:

          泰州的城垣有著極為驚人的厚度。

          與直接從平原地帶垂直豎立建造,與地面關系整體如同一個倒過來的T字一樣的里加爾式城墻不同,位于多山的新月洲因而和人建立城垣時亦會發揮最大長處。山地多有起伏落差,崖壁等高低差地形隨處可見,而于這種地貌建立起來的城堡,所謂石垣,實際上是經過處理的崖壁外圍以巖石加固制成的。

          原本平緩的上坡被人為地挖掘改成垂直的壁壘,填土與挖坑制造出內外的高低差之后,再在泥土崖壁的外圍砌上石塊。

          這種城墻與里加爾人單獨用石頭砌成的垂直城墻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后面是實心的泥土,這也因此,若是想攻占一座月之國的城堡,里加爾人慣用的投石機之類的攻城設備大抵是無法派上用場的。

          因為它不是單獨一層石質壁壘,哪怕把石垣打壞了,后面也仍舊是崖壁厚實的泥土。守城一方仍舊可以占據高地的優勢,居高臨下地以箭雨和投石攻擊。

          如此獨特的城墻設計,再佐以多山崎嶇難以設立重型攻城設備的地形,新京會對泰州信心十足,乃至于和人內部甚至將其直接稱為“難攻不落之城”的理由也就可想而知了。

          話歸原處,向著泰州城門內部走去的眾人,因其獨特地形緣由,開始走上了一段上坡的道路。而守城的衛兵在注意到了他們這一行顯眼無比的隊伍之后自然是上前來進行盤問,只是身為衛兵頭子的下級足輕在面對高級武士的時候態度拘謹又小心,絲毫沒有盤查的味道,倒不如說像是在請安。

          鳴海并未為難這些例行公事的士兵,將蓋有青田家印章的通關文書上交之后,一行人就這樣在艷陽天之下等待著足輕上交上級匯報。

          城門附近雖有遮陰的屋檐,但并不足以容納他們這一支百人大隊。加上武士騎著馬已經高于屋檐的緣故,他們也只能頂著太陽的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