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賢者與少女 > 第一百三十八節:故人故事

      第一百三十八節:故人故事

          而穿完臑當,接下來來再系上保護大腿和人稱作“佩楯”的部件,這個部位是兩塊下垂的長方形布上面綴有鐵甲片。通過一條橫的長布帶系在腰間自然下垂就可以保護大腿正面,再將兩側系帶綁上的話便能彎曲成半圓形,一方面保護好大腿側面另一方面也縮小了體積方便步行。

          這兩者迅速穿戴完畢之后,不同于里加爾騎士將肩臂手三個部件分開,月之國的上肢護具是一整個從肩膀連到手背的袖套——稱作籠手。將其直接穿上以后在另一側手臂的腋下系好帶子。兩邊都穿好以后再將稱作胴甲的胸甲套在上面,將系帶隱藏于胸甲保護之下,便形成了基礎的軀干與四肢防護。

          這個基礎上再加上步戰用的小袖或者騎射用的大袖這種增強的肩甲部件,戴上頭盔,便組成了一位完整的武士一身鐵甲。

          足輕的甲胄大抵也是這個路數,只是他們的四肢甲都是簡化過的,金屬覆蓋的面積遠不如武士。

          而穿戴盔甲的過程已是如此繁復,卻還僅僅只是第一步。

          著甲完畢之后互相確認各種綁帶都捆緊免得在行軍過程中松開,再帶上隨身的腰刀和手中的大槍,末了再帶上個人的兵糧袋與水壺,之后還得整列陣型攜行寢具。

          可以說不同于一身布衣武器拿起就走的流寇,正經的武士光是行軍的準備工作就少說要花個把小時。而考慮到人數規模和道路狀況,需要思考需要計劃的東西還只會更多。

          ——所以這就令鳴海、彌次郎還有我們的洛安少女心中不由得冒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

          “這群人到底是朝著誰進軍的?”

          早前處于戰斗狀態,這些忽然冒出來而且很顯然和流寇是一伙的浪人也被他們下意識地判斷為是沖著己方來的。但如今冷靜下來解除了戰斗狀態看著他們風塵仆仆戎裝待發的模樣,聯系到這樣規模的武裝部隊行軍準備需要的時間,顯然不可能是賢者跑去搶了水,井邊流寇回去報告兩個小時內就能出現的。

          前面那批被亨利一頓老拳揍倒的流寇還能用是回去搬的援軍這一說法解釋過去,但這些武裝更為完備的浪人還攜帶著長途行軍的輜重,雖然這樣說有些妄自菲薄,要對付他們這一支如今只剩下這點人數的隊伍,未免有點小題大做。

          雖然對方不一定知道他們的人數規模,但愈是觀察這些人所作的準備,他們是打算進軍去攻擊某個目標恰好和己方撞上的假設就越是坐實。而這也許正是浪人集團可以如此輕易同意放下武器解除戒備的原因之一。

          并非主要目標,那么就應盡可能避免節外生枝在和目標交手之前折損有生力量。

          另一個原因,自然就是萬幸地沒有見血死人。

          小少爺的善心終究得到了善果,雖說亨利一頓老拳把來者都揍倒在地,但畢竟終歸沒有下死手。鼻青臉腫頭暈眼黑始終是可以愈合的,要是一上來就不由分說全都斬成兩截,那即便與約書亞是舊識,眼下卻也有些尷尬不好下臺。

          凡事留一手,日后好相見。

          面對死敵時優柔寡斷誠然是不可取的,但若不分輕重在可以留手的情況下也頻頻下死手,多半回過神來就會有哪天發現自己已經眾叛親離孤立無援。

          如何判斷什么時候應該收手而什么時候不能猶豫,這一直是個難題,即便是老練的冒險者也常有日后后悔的情況。但眼下來說,一行人算是慶幸小少爺之前的猶豫換來了一個相對較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