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節:孤島(一)
人以群分。
作為群居的社會性生物,人類總是免不了會把自己歸屬到某個群體之中去。
最原始的群體是以血緣作為紐帶的“家庭”這種單位,與任何具備群居習性的生物相同,它是與生俱來的本能,由親緣關系維系的緊密小團體。
而當人類發展出文明、出現社會結構以后,更多的“群體”概念也相應而生:
以共通的語言、文化、習俗作為基礎的“民族”概念;
以共通的信仰與忌諱作為基礎的“宗教”概念;
以及融合了以上兩者并將之擴大的“國家”概念。
當社會安穩和平發展時,這個“群體”的概念會囊括得很廣——都是同一宗教的信徒;都是同一國家的人;都是同一個民族。
但災難到來因而社會動蕩時,大的“群體”就會重新分裂,切割成無數個細小的群體。
“國家”再次切割成以“地區”或者“村莊”區分的小團體——倘若物資與照料的能力都有限,在一群人之中必定還是老鄉抱團更好取暖;而宗教人士在艱難年代自身難保時,也往往只會為信徒們提供庇護。
優先照顧自己人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正確的、更能保證自身生存的決策。
誠然它聽上去有些冷血,有些“不夠文明”。
但在文明自身都已經出現動蕩的時節,給予所謂的人性溫暖時也得好生斟酌。
善者亦需持劍,無力自保之人的善意只會給自己惹來滅頂之災,這種事情古來都不算少見。
大火連天,即便貴為賢者,亨利也未能預料到水俁的這一切事端會發展得這么快這么突然。
泰州發生的事情風聲傳來不過一天時間,即便確實會引發一定程度的恐慌,也絕對沒有到統治階級所無力鎮壓的程度。
數千年光陰養成的強大固有階級觀念下,和人民眾是十分順從的。對于貴族階層的恐懼會讓水俁華族稍微出動一下做點動作便能夠平息那些謠言與風聲——不是進行解釋,而是以嚴格管控的形式控制謠言傳播。
基于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知識水平差距,許多平民即便是貴族出面解釋泰州出事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也不一定能夠理解內容。但他們其實也完全不必進行解釋——至少現在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