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難道要見證奇跡了?(2/3)
來了!
終于來了!
臺下的數學教授和大佬們,一個個目光如炬地看向陳驍昕,看向陳驍昕面前的那塊題板,眉宇間滿滿都是對接下來內容的期待。
一個全新的數學概念就被提及,如果接下來的內容能夠得到驗證,那么這個概念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代數、幾何、拓撲、群論.甚至在更多的領域中,都可以看到此數學概念的身影,如果如果能夠將其具體化.那將是無法想象的存在!
意思是陳驍昕將在這些領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推動了數學往前邁向一步,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已經無法用獎項和頭銜來定義了。
聽起來似乎有點夸張,但實際上一點都不夸張。
全世界存在多少位數學家,但數學大廈中的理論結構,也就那么些.而每個被命名的數學理論,其背后的創造者都是無法觸及的存在,陳驍昕正在往這個方向前進。
關鍵
他才剛剛成年,也就十八歲而已,似乎是個很小的年齡,與那些年邁的數學家相比,陳驍昕的這個年齡很尷尬很幼稚,然而年齡永遠不會代替成就和光輝。
與數學史上每一位天賦異稟的大佬一樣,任何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從小就展現了難以估量的數學天賦,比如‘數學王子’高斯.十二歲的時候懷疑元素幾何學中的基礎證明,十六歲時導出二項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成功的運用在無窮級數,并發展了數學分析的理論。
當十八歲的時候.更是發現了質數分布定理和最小二乘法,所以成就不會因為年齡而受阻。
此時的陳驍昕在題板上寫著二類證明過程,當記號筆和題板的激情摩擦,那略顯尖銳刺耳的聲音,就像是對勝利的吶喊在陳驍昕的手中有節奏的產生。
坐在臺下的王主任,反反復復對照著平板電腦上的內容,眼神中滿是驚愕和猝不及防.他的手上是第一版內容,是最為原始的內容,而陳驍昕寫的卻是第三版.
兩者之間.第一版有點不夠精簡,但在第三版中.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將會用一種更加直接,更加明顯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小陳”
王主任震驚中無奈地笑了笑,沒好氣地自語道:“居然偷偷摸摸又修改了內容.”
隨即他便站起身子,小心翼翼地走到嚴小希的身邊,然后坐在她的邊上,小聲地詢問道:“小希同學.你男朋友小陳現在寫的內容他什么時候修改的?”
“這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