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戰火
utc+2,下午三點半。
赫爾基辛指數hex定格在了878點上,跌幅百分之三點五。
紅,滿目都是血紅之色,液晶屏上組成的數字,猶如帶著血霧,刺目而又鮮艷欲滴。
金融,一個距離普通人很遙遠的名詞。
在不接觸金融的人眼里,它跟自己根本沒有什么關系,就算是偶有聊起,也只會認為,那些只是坐在摩天大樓里一幫神經病的騙人把戲,無論那些人用什么樣的噱頭來蠱惑,只要不參與,自己就絕對不會損失。
虧損?
那只是白癡繳納的智商稅。
真的是這樣么?
很遺憾,歷史已經證明,這個不事生產的行業,早已關系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
1929年至1933年,美國證券市場崩潰,并后來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不僅導致了長期的大規模失業,也改變了社會關系,摧毀了執政政府,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金融市場的震蕩必然會影響經濟,經濟的周期,又會關系到失業率的高地,有不完整數據統計過,當失業率上升百分之一,每一秒,將會有四萬人會因此死亡。
沃特?
這不是扯淡么。
可惜,這是一個事實。
經濟的下行,必然伴隨著治安的混亂,失業率的上升,也會導致犯罪事件的頻發。人們吃不起飯,看不起病,槍殺、情殺、崩潰自殺,帶來的就是地獄。
有一句兒歌因此唱響在了紐約。
梅隴啦響啟笛,胡佛敲響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
美國證券市場崩潰之時引發的大蕭條讓人目瞪口呆,企業破產l09371家,私營公司純利潤從1929年的84億美元降為1932年的34億美元,工業生產總指數比1929年下降了53.8%。到1933年3月,美國完全失業工人達1700萬,半失業者不計其數。農民的現金收入從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約有萬農民破產,淪為佃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