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沈建南究竟是怎么想的
本該清澈的河流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變成了殷紅之色,就像是流淌著的血水,讓人能夠意識到多少生命在這場戰爭中消失了。
一時之間,望著被鮮血染紅的河水,鄭正呆了。
如果不是他在這里已經呆了很久,他甚至不敢相信,腳下這塊土地,曾經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1958年,這個地方還是比利時殖民地,那個時候,扎伊爾年產銅四十五萬噸左右,鈷產量每年也在十八萬噸,國民生產總值更是達到了年六百億美元。
但自從1988年以來,這里的經濟總量衰減了百分之四十,貨幣貶值到幾乎一文不值。國民生產總值是也從三十年前的六百億美元下降到了現在的一百一十億美元。
僅僅只有三年,同樣的土地、同樣的礦產......卻已經不是同樣的世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經濟的崩潰,很快影響到了周邊國家,盧旺達愛國陣線進攻盧旺達,扎伊爾總統蒙博托立刻出兵協助哈比亞利瑪納,表現出了老大哥對小兄弟的關心。
結果,就是現在的樣子,尸橫遍野。
鄭正舔了舔有些干涸的嘴唇,從兜里摸出香煙點了起來。
一個怎么也壓不住的念頭像是魔鬼一樣掙扎著從心里浮現了起來——這里的人,真的是人類么?
粵西省地質不適合種植,糧食產量極其低下。
鄭正記得很清楚,小時候,為了地里的糧食能夠多收獲一點,他的父母挑著水桶冒著烈日,光著腳走上十幾公里的山路為莊家灌溉,但即便如此,每一年的糧食產量,也無法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可父母,卻像是對待生命一樣在對待土地,從來沒有抱怨過什么,對于禾苗的呵護,簡直就像是對待子女一樣,極盡關懷。
可這里的人們,用殖民者搶走了他們的財富為理由,殺死趕走了殖民者,卻放著最肥沃的土地不管,每天沉浸在彼此的廝殺之中。
人?
居然寧可餓死也不去種植糧食?
忽然,一個身影走到了鄭正背后,鄭正沒有回頭,吐出一口煙霧眼里露出一絲痛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