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保定總督辭行(一)
當然現在除了新城里的方某人,還沒有人知道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
在此之前,保定諸將最擔心的就是那些友軍聽命不聽調遣,找借口推諉戰事——聽命不聽調遣并不是左良玉的專利,各個地方軍隊也不愿意外出打仗,不只是因為他們怕死,還因為地方士紳在盡力阻擾,要是軍隊被打光了,到時候地方上出了流寇該怎么辦呢?他們那萬畝良田,還有藏在地窖里的銀冬瓜該由誰來保護呢?——到時候就只有他們保定軍四萬人去向開封,那還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現在聽聞各路友軍都已經按期出發,并且都派來了信使約為聯絡,堂上諸將的臉上不約而同,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就連主帥楊文岳也摸著胡子頻頻點頭,臉上似有欣喜。
任何將領在打仗之前,都會做上一道簡單數學題——即敵我雙方的兵力對比:李自成雖然號稱有百萬兵(實數五十萬出頭),但他新近占領了偌大的地盤,這些地盤都不太穩固,需要他分出大軍駐守鎮壓,他要派人收刮物資,還要派人保護家屬(比如唐縣就留了幾萬家屬),真正帶到開封城外的不過二十幾萬人馬。
關鍵這二十幾萬也不是實數,其中有大部分都是被裹挾的百姓,他們毫無戰力,許多人配的是竹槍,連一把破刀都撈不到,如要算戰兵的話,不會超過八萬。
而朝廷一方是實打實的十八萬人馬。
呃,這位將軍你怎么還皺著個眉頭呢,莫非是信心不足?那好吧,我們還可以再加六萬!近在咫尺的開封城中還有六萬守軍呢,他們兵甲還算齊全,大都是從附近州縣潰退進城的官兵。
現在是整整二十四萬了。
二十四萬對八萬,兵力超三倍,直接碾壓……這么簡單的數學題誰都會做,而且此戰策略已經呼之欲出了——里應外合,前后夾擊。
如此,哪怕這一戰滅不了李自成,起碼也能夠解了開封之圍,說不定等到了開封,李自成見我方勢大,沒碰面就逃之夭夭了也說不準呢,這可是白撿的功勞!
縣衙大堂中的肅穆氣氛瞬間消融。
趁著別人還在大喘氣的當口,剛進來的前鋒營都司康世德趕緊跨前一步,喜氣洋洋的躬身抱拳,大聲道:“屬下為楊督賀喜!此次出征定能大勝而歸,想那闖逆不過爾爾小丑,出身寒微,性情卑鄙,偶得數萬烏合之眾,竟敢妄稱什么‘奉天倡義元帥’,可笑之極!此次我四十萬大軍壓城,闖逆定然畏懼,若他自己個肉袒面縛出降還則罷了,呵呵……若敢殊頑抵抗!只待楊督令旗一舉,我等定將掩殺過去,教他灰飛煙滅!”
一不留神讓康都司搶了個頭,其他人分外懊惱。
不過好話是不嫌多的,當下,有保定總兵楊德政,保定副總兵劉超,擔任督標營中軍指揮的通州副總兵姜名武等都紛紛向前說話,有罵李自成不自量力、沐猴而冠的;有拿出雙方實力對比,說數據擺事實,證明我方必勝的;還有提前恭祝楊督得勝回朝,然后馬上封侯、榮耀百世的——大明文官勢力大,但封爵極為困難,這是個很好的馬屁。
大堂中歡樂而自信的氣氛也感染了外頭一眾著青袍、綠袍的地方官員。
他們都是從附近州縣趕來面見總督,以便聽候調遣的,軍隊過境地方,需要大量采買物資,還要就地征發民壯,這些事情都需要地方官員的通力配合。聽了里頭的種種議論,他們的臉上也露出了振奮之色,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大明的文官不論高低,都是向著朝廷這邊的,畢竟李自成殘暴不似人主(主要是對士紳殘暴,這個無法接受),滿清更是蠻夷之輩,如果大明能夠振作起來,對他們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許多人也在心下躊躇,想著等下面見總督的時候是不是也要趁機賀喜一番呢?當然,他們都是飽讀詩書的,不能像里面那些粗鄙武夫似的言辭直白,拍起馬屁來簡直不要個逼臉,如果趁現在能夠想出幾句精妙的詩詞,那真真是極好的,說不定楊督一高興,他們身上的官袍就能換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