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董氏一門(補昨天的)
一曲奏完,蔡邕按弦,琴聲立止。
“西平,有事情嗎?”
董俷連忙起身,“岳父,小婿確有一事,想要請教?!?br/>
“說吧……呵呵,我就知道,你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什么事情,直說好了?!?br/>
董俷猶豫了一下,“早先盧師曾為我推薦了兩個人,一個是氏儀,另一個是法衍。氏儀的本事,我已經(jīng)見過。而這個法衍,更是出乎我的意料,好像非常的厲害?!?br/>
蔡邕一挑眉毛,“那又如何?”
“只是我有些奇怪,既然法衍如此有本領(lǐng),為何沒有人招攬他?甚至沒聽說過他呢?”
劉洪呵呵的笑了起來:“法季謀的才情,的確是有。當(dāng)年他在雒陽為郎,后來外放安定,政績也都是非常的突出。只是這個人……法季謀德行有虧,故而沒有愿意用他?!?br/>
“德行有虧?”
董俷不由得一蹙眉。
事實上,對于士人而言,有沒有真本事并不重要,德行風(fēng)骨,才是眾多士人所追求的東西。很多人把‘德行’二字看的很重,一旦得了‘德行有虧’的評定,就很難翻身。只是,董俷很想知道,這法衍的德行有虧,究竟指的是哪一個方面呢?
蔡邕說:“法衍此人,心胸狹窄,屬睚眥必報的那一種人。早年未曾舉孝廉的時候,同鄉(xiāng)有得罪他的人,后來在當(dāng)了安定太守之后,使盡了手段去報復(fù)同鄉(xiāng)之人?!?br/>
董俷不禁嗤之以鼻。
這也算是德行有虧嗎?
其實這種人,多了去,說穿了也不過是心胸狹窄而已,似乎和德行無關(guān)吧。
見董俷的表情,蔡邕如何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當(dāng)然,這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關(guān)鍵是在于,法衍在雒陽為郎的時候,曾先后依附過很多人。特別是在黨錮之禁中,這法衍為了報復(fù)當(dāng)年張儉對他的輕視,居然和朱并聯(lián)手迫害,依附與曹節(jié)之下。曹節(jié)死后,法衍就因故致仕,從此再未起復(f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