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冒姓瑯琊王揚全文免費閱讀 > 第82章 瑯琊王對河東柳

      第82章 瑯琊王對河東柳

          日輪將起,時變觀乎天文;兆基振業,興廢系于學運!

          夫我荊州之學,肇跡于......”

          所謂“教”,是當時的一種文體,天子發文曰“詔”,王侯發文曰“教”。

          所以這篇冗長的教文名義上屬于巴東王,當然沒有人會認為這真的是王爺所寫,其大概率出自正聲情并茂朗讀此文的孔長瑜之手。

          讓孔長瑜開場其實是很不合適的。

          因為他雖然受巴東王信任,但其官位是“王府舍人”,角色相當于管家,品級低微。

          南齊官制,自長史以下至于諸曹參軍,皆由朝廷任命,所以叫“朝廷命官”。而像王府舍人、騎衛長這種府內事務官,則是由巴東王自行選用。

          所以孔長瑜從身份屬性來說,更貼近于巴東王的“私屬”,而非正式官吏。

          既然是私屬,那有什么資格為官學之爭開場?

          但考慮這件事是由巴東王決定的,眾人也就見怪不怪了。

          孔長瑜念完教文,便讓論學的雙方登臺。

          柳惔一身碧翠繡金袍,頭戴進賢冠,儀表堂堂,昂然上臺,氣宇甚是不凡。

          王揚則內穿湖青交領綺衫,外罩一件寶藍色連云紋羅衣,由于年未滿二十,尚不能著冠,只戴一副青角巾,手拿折扇,眉疏目朗,步履從容,儼然翩翩濁世之佳公子。

          這身行頭是他昨日以滄溟玉為抵押,在成衣店賒的賬,總共花了七千八百錢。

          倒不是王揚豪奢,而是今日場合特殊,絕不能讓人懷疑自已瑯琊王氏的身份。所以只好換掉那件“假名牌”。

          即便這樣,他還是盡量控制著成本,里衣用的是“綺”,而非更貴的“綾”,更沒有買“錦”,而外衣則用的是會稽苧麻紡的上乘羅衣,比普通的羅織物輕薄柔軟得多。

          這身衣服雖然算不上多么名貴,但為高門公子所穿,絕不會有“掉價”之嫌,這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