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留宿氈房
過了雪山,就是一望無際的綠,像是有一道清晰的分界線將大地分隔成兩個世界,身后的雪山是真的,眼前的綠野也是真的。
海納爾頭受了傷,李鳶自告奮勇來開車。
兩個人走在顛簸又狹窄的牧道上,路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小溪和橫亙著的斷木,成百上千的牛羊馬正在進行轉場,他們要轉入到這里的夏牧場。海納爾說,這樣的轉場牧民每年至少三次,他們世世代代逐草而居,始終保持著最原始的游牧生活。
牛羊漫步,馬兒肆意飛馳,天高遠闊,傳出哈薩克族牧民高昂亢奮的的呼喊聲。
終于在一處平坦的草原上看到了白色的氈房,像兩朵小蘑菇。這應該是準備駐扎在這片牧場的人家,圓穹頂上是用羊毛搟制的氈毯,上面染著漂亮的紅色花紋,旁邊用木頭圍了一圈柵欄,藍黑色的太陽能板在一片自然中顯得有些突兀,氈房前人影晃動,有炊煙升起。
車子停下,李鳶正要下車,兩只黑白相間的狗忽然從角落里沖了過來,李鳶嚇得猛一把關上了門,錯愕的看向海納爾。
海納爾覺得她可憐巴巴,可又忍不住笑,只能咳嗽兩聲壓住笑意先安慰她:“這是牧羊犬,沒事的。”
海納爾說著就打開車門跳了下來,甚是熟稔的用“嘖嘖”的聲音招呼那兩只狗,那兩只狗也很聽話的圍著海納爾轉圈,尾巴轉的能上天。
李鳶這才敢放心的打開車門。
牧民家的男主人從凳子上起來,往這里走了過來,他穿著黑色的夾克,戴了一頂氈帽。身后跟著一個穿紅毛衣的小男孩兒,頭圓滾滾的,手里拿著一只小馬鞭,看起來也就五六歲。
海納爾禮貌的握手,說了一句“加克斯孜”,男主人也笑著回應,李鳶聽不懂他們的對話,低頭間看見小男孩兒來到了面前,正好奇又小心的看著自己。
海納爾拿出一百塊錢給男主人,男主人卻皺著眉頭推搡開了,手不住的擺著。李鳶聽不懂,但是卻看明白了,是他拒絕收住宿費。海納爾只能為難的將錢收起來。
“他們不接受我們的投宿么?”李鳶問。
剛問完,男主人打開了柵欄的門,笑著請他們進。
海納爾說:“他們愿意讓我們借宿,但是他們不要錢。”
很久很久以后,李鳶才明白這份熱情和善良是刻在哈薩克族骨血里的,天生的,干凈的就像天上腳下的雪水。往后這樣的熱情和善意,她在任何地方都再也感受不到。
兩個人從車上拿下行李,跟著男主人一起來到了氈房前,這時李鳶才看清院子里還有一個老婆婆,帶著花頭巾,正在地上撿柴火。女主人是一個皮膚古銅色的漂亮的哈薩克族女人,她在做抓飯,拿著勺子在鍋里攪拌著,底下是個簡易的鐵皮爐子。
男主人向女主人說明了來意,女主人很高興的答應,對著那小孩兒喊了一句“阿爾曼”然后說了什么,阿爾曼就拽著李鳶的衣角往另一旁的小氈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