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鞭長莫及
回想那一晚在燕山輔驛后山山頂聽到的話語,陳乾意識到八威山的情況已發生劇變,從最初的鄉民自保之地變成了公然抗拒朝廷管轄的據點。
盡管他未曾踏足八威山,但從當地官府長期無所作為的事實推斷,要么是官府與山上勢力勾結,要么是八威山地形險峻,難以攻克。
此外,李萬權也曾涉足八威山,雖未與陳乾分享詳細信息,但錦衣衛到達后,匈奴朝廷未采取清剿行動,這其中或許隱藏著某種玄機。思緒紛飛間,東方漸白,天色已大亮。
門外傳來秦源的聲音:“陳乾大人,現在方便嗎?”秦源一大早便起床,遵循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從鄭宏濱那里得知陳乾半夜時分曾找過自己,于是早早前來詢問。
“秦總鏢頭,您是否還記得我們在燕山輔驛抓獲的那些匪徒?特別是田達通,當時也被我們擒獲,但我不確定他是否隨我們一起回來了?”
陳乾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本打算審訊這些俘虜,但形勢緊迫,只能將他們暫時關押在驛站柴房。
隨著大批匪徒的襲擊和后續與禁軍陳飛關于開花彈交易的談判,眾人逐漸淡忘了田達通的事。
秦源思索片刻后回答:“臨走時,我聽說陳飛要把那些匪徒交由他的副將看管,打算待大營撤回后再押解回京,至于何時能送來,就不得而知了。”
陳乾聞言,心中一驚,這確實是他的疏忽。當初一心推廣開花彈,忽視了田達通等人的處置。
現在想來,這些人很可能早已逃逸,畢竟禁軍的性質和紀律不同于邊疆戍軍或地方團練。
禁軍主要負責保衛云陽縣和帝都的安全,成員多為開國勛貴后代和忠誠世家子弟世襲,盡管每年會有少量新兵補充,但整體而言,禁軍內部封閉,軍紀松弛,且常駐云陽縣城。
鮮有建功立業的機會。然而,因其背景深厚,禁軍在京城內外享有特權,常在城中胡作非為。
某種程度上,禁軍更像是一支穿軍裝的商隊,他們遍布云陽縣城各大商鋪,甚至暗中從事軍械買賣活動。
鑒于對禁軍狀況的了解,陳乾對于他們能否妥善看管田達通等人持悲觀態度。他向秦源解釋道:
“這件事確實是我疏忽了,不過說到八威山的事情,如果匈奴朝廷能從容調度兵力,分化安撫一部分,對頑固不化的叛匪予以堅決打擊,八威山的亂局應該能夠迅速平息。”
秦源聽陳乾再度提起八威山,眉頭微皺:“關于八威山剿匪,我們鏢局確實鞭長莫及。況且,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匈奴朝廷從未有過招降叛亂匪徒的先例,解決八威山問題并非易事。”
陳乾深知,千百年來,匈奴政權對待任何反抗勢力,包括山賊與占山為王者,歷來采取的是堅決剿滅政策,從未有過招撫妥協之舉。
因此,無論是他自己還是秦源,對于八威山的局勢也只能淺嘗輒止,畢竟這些大事遠非他們所能左右。
秦源轉頭看著陳乾,揣測道:“陳乾大人,您是不是擔心田達通會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