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銹劍鳴 第十六章 簋鳴吞卦日
第一折·銅銹問歲
陸臺收傘時震落三錢銅綠,碎屑在青石板上爬成寅時星軌。崔東山忽覺腰間玉佩沁涼,低頭見李柳幼年跌落驪珠洞天井沿的舊裂紋正泛著朱砂光——十五年前他親自用城隍廟香灰填縫的地方。
"文火慢烤的往事最燎心。"陳平安摩挲著寧姚所贈酒葫蘆的冰裂紋,昨夜葫蘆自溢的酒液里蜷著半縷白發(fā)——那分明是他前年冬至給裴錢煎藥時,被炭火燎焦的鬢角。
地底傳來甕鳴,三百具麻布裹身的道尸破土而出。陳平安瞳孔驟縮,他們足踝纏裹的草繩分明產(chǎn)自李二家鄉(xiāng)的苦艾,繩結(jié)里藏著七十二種捆妖手法。最前一具道尸突然張嘴,吐出的銀簪刻著大驪國師府十二年前廢止的避雷符。
第二折·骨瓷噙霜
李槐袖中粗劣木偶雙目泣血,血珠落地凝成蛟龍鱗狀。三十七年前李二打碎山神像時,泥胎裂縫里滲出的便是這般血泥。崔東山拂去袖間雪屑,忽然想起驪珠洞天解禁前夜,齊靜春在舊書樓用半碗殘墨替他續(xù)命的舊事。
碎瓷如蝶破空,龍鳳缸殘片里裹著半卷崔誠手書。陳平安認出那泛黃紙角有自己舊年刻碑的刀痕——彼時他為寧姚遮擋風(fēng)雪,刀鋒失控削下的碎木正貼著禮圣《問天貼》摹本。
"破甕藏真言。"陸臺折傘作竿,勾出一尾碑魚。魚鰓忽張,吐出顆玉珠,竟嵌著文圣贈劍時缺角的"德"字。裴錢褡褳中堪輿圖無風(fēng)自展,玉珠滾過的墨痕恰覆蓋阿良當(dāng)年劍氣犁出的無名河。
第三折·麻衣喋血
尸群麻布褪為素絹的剎那,陳平安望見李柳母親繡給丈夫的保命符紋。三十二年前那夜暴雨中,符紋被劍氣削斷的兩根絲線,此刻正在尸袍上蜿蜒成避雷陣缺角。
"借尸還魂終究是假劫。"崔東山抓碎三枚古幣,銅銹在他掌心刻出崔瀺年少臨《大驪典儀》時漏寫的"黍"字。陸臺傘面滲出血珠凝成沙漏,碎在道尸眼窩處的正是齊靜春咳在書院戒尺上的最后半口浩然氣。
李槐懷中的木偶忽然長出第十指,指甲青黑如當(dāng)年妖蟒毒牙。陳平安酒葫蘆突裂,酒液澆灌的泥土下浮出半塊墓碑——背面鐫刻的分明是寧姚用劍尖寫就的"等"字上半部。
第四折·青絲焚諭
北風(fēng)驟起時,李柳三千白發(fā)如烽燧燃霄。發(fā)絲灼燒的氣息里混著十五年前魏檗初封山神時染血的袍角焦味。青銅簋自地脈升起,簋耳垂懸的紅繩暗合陳平安當(dāng)年為裴錢收魂的燈芯結(jié)法。
"好一道瞞天諭!"崔東山徒手攥住簋足,掌心燙出當(dāng)年崔瀺在國師府暗室祭煉的青銅禁制紋。血珠墜入簋腹的聲響使裴錢后頸寒毛倒豎——正與那夜驪珠洞天碎裂前,楊老頭藥鋪丹爐爆裂前兆的共振同頻。
陳平安忽將半枚青銅卦錢嵌入眉心,窺見陸臺幼年在傘骨間刻下的半闋悼亡詞。卦錢斷裂時濺出的火星,恰點燃文圣封存在他神魂里的第七道劍意。
第五折·殘燈照孤詔
(青銅簋紋裂處綻開的不是星砂,而是陳平安當(dāng)年在劍氣長城刻碑時磨碎的指甲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