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準備向武后匯報了……
這四個字李弘差點脫口而出,但終究還是委婉了些:“若武攸寧遭遇不幸,葬禮辦得風光些。”
李彥則衷心地希望人不要提前有事,否則屬性點就可能飛走了零點五。
當然,他不會因為這點去壞大局,武氏子能親手殺就殺,殺不了也絕不能故意留活口。
正好出了這個意外,李弘又道:“朕見過吐蕃的孫波茹本,她有意蘇毗復國,有幾分把握?”
李彥道:“目前吐蕃國內局勢不定,臣暫時無法評估,但吐谷渾的復國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孫波茹本有此請求,對于我大唐來說,是個大好消息。”
李弘頷首:“不錯, 既然她有了這個想法,就是與吐蕃國內離心離德了,孫波茹的故土對吐蕃太重要,它若是分離出去,吐蕃還能有幾分作為?”
說罷,他又有些可惜:“只是那里全是羌民部族,又有冷瘴盤踞,我唐人過去無法適應,更難以統治啊。”
李彥道:“陛下能如此考慮,實乃英明圣主!”
李弘擺手笑道:“元芳不必恭維朕,昔日太宗令李公滅吐谷渾,就是顧忌種種,沒有如前朝隋煬般直接在吐谷渾建立州縣,吐谷渾都無法直接統治,何況吐蕃?”
關于吐谷渾,有楊廣的前車之鑒,對于吐蕃,則有李治犯下的慘痛經歷。
李弘吸取這兩位的教訓,才有了清晰的認識:“以我大唐的軍威,敗吐蕃之軍不難,滅吐蕃就很不易了,若要統治那片高原之民,就不得不面對吐谷渾那般數度復國的情況……”
李彥很清楚,正如他用贊普鐘能哄李治高興,對于李弘也要給盼頭:“陛下不必過于高看,若能復國蘇毗,再對象雄分而治之,滅吐蕃有望,到時候將羌民納入羈縻府州的統治,高原也是我大唐疆域所在了。”
實際上許多羈縻府州的統治,只是名義上歸屬于大唐,官員任職都是異族土著,賦稅收不上來,也就疆域地圖上好看,但這種虛名也是威懾,有時候真的能轉為實質的利益。
何況沒有一個皇帝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國土越來越大,李弘聞言精神一振,連連點頭:“好!好啊!”
既然有心趁他病要他命,一位曾經的百勝戰神就更有必要速速起復了,李弘微笑道:“元芳,薛老將軍剛剛入了宮,不妨也請他來一述吐蕃局勢?”
李彥聞言眉頭一揚,難得地有些激動:“那敢情好,薛將軍之名我如雷貫耳,未能得見,一直甚為遺憾,今日終于能得償所愿。”
他來的年代靠后,唐初的名將如李靖、李績、程咬金、秦叔寶等人都已病逝,這個年代最有名的就是薛仁貴了,自然想要親眼見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