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扶不起的世道
從秦漢時期就有“五月盛陽,子以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之類的說法。
早在從春秋戰國時期,孟嘗君就是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他的父親還想弄死他,被其母所保,后來成為戰國四公子,證明這種惡日刑克父母的說法是十分荒謬的。
當然再多的證明,還是抵擋不了迷信,趙佶也是出生在這個惡日,據說幼時也被送到宮外撫養,以免在宮中妨害父母,結果他母親還是早早病逝,神宗同樣是英年早逝。
所以趙佶成為官家后,立刻改了生日,將五月五日直接翻倍,生日改為十月十日,不久前禮部也定這一日為“天寧節”,制定了隆重繁瑣的上壽禮儀,借此祛邪趨吉。
這種風俗倒不是趙佶獨創,從唐李隆基時就開始,將皇帝的生日作為國家的法定假日,全國休假三日,舉行盛大慶祝活動,朝野同歡。
童貫以內侍的身份,立于不遠處,聽得慶典的過程被反復討論,顯示出了對于第一個天寧節的重視,眼神微微閃動,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計劃醞釀完畢。
等到臣子退下,趙佶目光看了過來:“童都知,有事稟告?”
童貫低聲道:“奴驚聞京師內又有血案,疑似無憂洞賊首負隅頑抗,所幸沒有了公孫判官,開封府衙依舊將案件處理妥當,無憂洞已滅,賊首再難逞兇,我大宋人才濟濟,國泰民安,特來恭賀官家!”
趙佶立刻明白了意思,從鼻腔里輕輕嗯了一聲:“你有心了!”
童貫知道,這位官家聽到那個礙眼的冷面判官,閻羅公孫身死,心頭已是大為滿意,看著附近的內侍宮婢都站在較遠的地方,趁著這個機會道:“只是查案之中,福寧宮的郭省使也在,對于兩位郡王生前之事頗為關切……”
趙佶瞳孔收縮:“郭省使?”
童貫點頭:“奴已經穩住了郭省使,只是此事后患不小,奴請官家指示,接下來該怎么辦?”
趙佶的神情變了,郭省使如果稟告太后,太后一旦知道了是他在收集兩位郡王的罪狀,這段時間的母慈子孝定是蕩然無存!
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終究還是不能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趙佶下意識地道:“你覺得該如何?”
童貫等的就是這句話:“官家這段時間,為太后祈福,免不了操勞過度,又臨近生辰,若是身體不適,不宜再煩心其他,旁的都將由奴去辦!”
趙佶明白了,點了點頭:“童都知,你好好辦事,朕不會虧待你的!”
童貫相信這句話,不是因為別的,只因為太監殘缺的身體,相比起外臣更容易獲得天子的信任,但他也不會愚蠢到跟趙佶說實話。
因為趙佶有退路,就算太后知道,是這位年輕的官家要利用外戚算計她,也不可能就因為這件事,廢掉官家重立新帝,頂多是母子決裂,趙佶進一步淪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