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從李元芳開始 > 第六百七十四章 根據地選在什么地方?

      第六百七十四章 根據地選在什么地方?

          李彥則趁著高求沒回來之前,五指張開,一張手繪的大宋地圖,從書架上飛起,懸浮在身前。

          看著大宋的二十三路地圖,他陷入沉思。

          近些時日,李彥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造反的根據地選在哪里?

          按照他原本的計劃,至少要經過幾年的積累,才有向外發展的可能性,誰知道明尊教如此康慨,進度條瞬間往前拖了一截。

          現在有了財勢,自然就考慮怎么將其轉化為有效的地盤、部下和軍隊。

          選擇其實不少,比如原劇情里的梁山和方臘的江南。

          這個世界的梁山,無疑是魔改版本的,比起歷史上的梁山地勢要好了太多,易守難攻,可惜格局不大。

          至于江南一地地方宗族盤根錯節,較為適合方臘、呂師囊這種本地富戶,舉起造反大旗,外來者卻難以扎根。

          古人的地域觀念是很重的,排他性極強,有時候外來人再好,也沒有一個本地戶口和地道的鄉音來的直接。

          所以李彥不準備將梁山或者江南一地,用來作為起義的大本營。

          但不做大本營,卻不代表不能利用。

          比如江南的米糧,還有梁山的地利優勢,完全放棄的話,實在可惜。

          他凝視著地圖,意念一動,在梁山和江寧府的位置,各畫了一個紅色的圓圈。

          如今距離原劇情還有十四年,梁山的寨主應該不是王倫,就不知現在的這個土匪窩,是怎樣的狀況,可以調查一番。

          然后目光徹底移向北面。

          先是落在北京大名府上。

          這個時代的北京和南京,與后世的兩京不是同一個地方。

          從距離上面也能看出,從汴京向西,到洛陽,是三百五十里,往南,到應天府,是三百里,往北,到大名府,又是三百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