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方臘:打我臉的不是燕王,是朝廷的挑撥離間!
跟燕軍拼我們有這個實力么?
沒有,還是別作死了!
方臘深吸一口氣,相信王寅的判斷,既然在武力上不能給燕王一個教訓,又轉向另一位面容俊朗,氣質不太沉穩的年輕男子:“依王樞密之見,燕王明明與我神交已久,卻突行此等惡舉,所謂何意?”
原著里方臘的軍師,是明尊教出身的呂師囊,如今墳頭草已高,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物接替了位置,樞密使王慶開口道:“圣公慧眼,我恰好有所猜測,恐怕驅趕使節所為,不是燕王之意,而是章惇之計!”
眾人聞言側目,露出驚訝之色,卻沒有什么質疑之聲。
因為這位王慶,也是圣公的左膀右臂,與王寅號稱雙王。
不同于王寅是方臘的同鄉人,王慶是汴京戶口,父親還是富戶,趙佶遷都南逃時,跟著家人一起逃到了南方,但機緣巧合之下與方臘混到了一起,屢出計謀,建立功勛,也是他提議可以拖延時間,讓官軍內招安的叛賊繼續作亂,令其不攻自破。
如今見得成效,眾人十分佩服這位年輕又有機智的樞密院使,自然愿意相信他的話:“章惇老賊入朝復相后,就施盡陰謀詭計,先是以小恩小惠,策反意志不堅的亂賊,這群人本就不似圣公,一心為民做主,貪戀那一官半職,被趙宋所用,成為弒母賊的臣子,試問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自己的父母?”
眾人連連點頭:“不錯!不錯!真是不肖子孫吶!”
王慶又道:“燕王能稱雄北方,也是如圣公一般,保境安民所得,英雄惜英雄,即便中間有什么誤會,他肯定也會見一見使節,表明自己的態度。”
“如今不見一面,直接驅逐,恰恰證實了我的懷疑,這根本不是燕王之意,恐怕使節所見到的,都不是燕王的部下!”
大家恍然:“對啊,使節根本沒見到燕王,就被逐出,或許是章惇的陰謀!”“這是讓義軍自相殘殺,那弒母賊坐收漁利啊!”“幸好有王樞密在,不然大伙兒險些被賊人的奸計蒙蔽了!”
方臘對著王慶微不可查地點點頭,以示嘉許,心里卻又涌起羞怒。
自己舔著臉結交,對方卻不屑一顧,不就是光復了燕云么,不就麾下兵強馬壯么,不就是占據中原精華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沒辦法,他現在不可能在朝廷圍剿的情況下,再去招惹燕軍,但被打了臉,卻一聲不吭,未免顯得太過慫包……
所以只能換一種方式,打我臉的不是燕王,是朝廷的挑撥離間!
經由王慶這么一分析,堂內的眾臣情緒已經大不一樣,而方臘輕撫胡須,淡然總結:“愛民之心,不可惑也,絕非章惇之流能夠挑唆,但經由此番風波,諸位也當明白,凡事當冷靜,勿要行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眾人心悅誠服,再度拜下:“圣公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