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佐命”出場,雷電相隨
那場戰(zhàn)爭遼軍慘敗,根本原因自是遼帝昏庸,遼國上下矛盾重重,兵力看似多,實則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正如楊廣當年率百萬大軍征高句麗,第一次也險些打下來,當人數(shù)多到一定程度,那種山呼海嘯的氣勢確實可怕。
女真軍在面對七十萬大軍壓過來時,都驚得險些潰散,是完顏阿骨打以個人魅力將軍心硬生生拉回,而耶律延禧也遭遇到了類似楊廣一樣的問題,后方失火。
準確的說,還不是后方,是軍中副先鋒叛變,不可思議地率兵直奔上京,也不知道是怎么辦到的。
楊廣征高句麗,楊玄感是在后方造反,但這個是趁著遼軍主力大軍壓境的時候,帶出自己的軍隊去偷家。
結果天祚帝發(fā)現(xiàn)后,又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覺得這場叛亂的威脅更大,準備先行撤軍,優(yōu)先穩(wěn)定后方。
但撤軍本來就是一門大學問,何況還是數(shù)十萬大軍,那最頂尖的將領都要手忙腳亂,天祚帝不自量力,自以為順風順水,結果暴露出巨大破綻,女真軍兵貴神速,第一時間發(fā)動襲擊,猛攻遼軍中軍,致使遼軍丟盔棄甲,一路奔逃,互相踐踏,“死者相枕百余里”,主力盡失。
倒是天祚帝不知是坐騎好,還是宋太宗附身,縱馬狂奔了五百里,逃過女真的追捕,可經(jīng)此一來,遼國也徹底完了,再也阻擋不了金國兵鋒。
所以可以這么說,金國滅遼國就兩場關鍵戰(zhàn)役,第一場就是攻下黃龍府,第二場則是護步達岡之戰(zhàn),然后就是一路平推過去,將大遼五京一一奪取,最后生擒天祚帝。
聽起來很簡單,但兩場關鍵戰(zhàn)役的每一步都是險之又險,如有神助。
別的不說,當李彥抱著小黑,俯瞰下方的黃龍府時,都發(fā)現(xiàn)這座城墻巍峨,護城河寬闊的軍事重鎮(zhèn),有幾分襄陽風范。
小黑開口道:“喵喵嗚!”
李彥點頭:“是啊,這座重鎮(zhèn)一看就知是經(jīng)過加固,為的就是防范女真人,可惜再強的城防,也要有得力的將士鎮(zhèn)守,才能發(fā)揮作用,你看看這城中懶散的遼軍,跟趙宋北軍似的。”
這話罵的就太難聽了,小黑恨鐵不成鋼地搖了搖頭。
李彥此來就是想要看一看,黃龍府有沒有堅守的機會,但只是掃了幾眼,就知道這道題沒人會做,太難了。
那么退而求其次,堅守城池辦不到,拖延對方攻占城池的腳步,至少堅持個幾日,為燕軍抵達東京道爭取時間,不要一觸即潰,有沒有可能呢?
“去府中主將所在。”
鷹兒下落,到達一定高度后,李彥身形一閃,消失無蹤,再現(xiàn)形時已然出現(xiàn)在下方的軍衛(wèi)樓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