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玉麒麟踏陣!千軍辟易,萬人難敵!
傳令遲緩,執行出錯,再出色的作戰計劃,都只是紙上談兵。
比如原著里征遼國時,朱武和盧俊義一路,就擺出了“鯤化為鵬陣”,名字聽上去高大上,其實就是示敵以弱的戰術,看似松松垮垮的小“鯤”陣,一旦敵人來攻,就能變化為大“鵬”陣。
然而到了實際操作中,由于變化不及時,盧俊義所率的宋軍反倒被遼軍打散,小鯤子一直就是小鯤子,根本化不了鵬。
這就是執行環節的薄弱,導致出色的作戰計劃胎死腹中,陣法更是如此,若無法操練純熟,還不如用樸素的陣形,花里胡哨的反倒容易暴露出破綻,為敵所趁。
現在燕軍有效彌補了這點。
作為古代很奢侈的全職士兵,脫離生產的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操練中,整日學習的就是器械的使用、陣形的走位、彼此的配合與號令的貫徹。
所以兩國都是百戰之士,都是經歷過血戰洗禮的精銳,也都軍械齊備,甲胄箭矢樣樣不缺,差距在哪里?
就在于執行速度上。
一步快,就注定了步步快。
“全軍推進!”
朱武先讓盧俊義和索超挑釁,做到心中有數后,開始發號施令,燕軍各部隨之執行。
燕軍一動,金軍立動,雙方調兵遣將,紛紛針對對方的行動,做出最佳的應對。
然而很快,完顏斡帶就有些跟不上來,面對這堂堂正正壓過來的燕軍,他居然找不到任何對己方有利的進攻點,心頭積攢的壓力倒是越來越大。
終于,當燕軍全軍開赴,緩慢而堅定地朝著這里推進過來時,這位皇太弟知道再也不能等下去,沉聲下令:“前軍出擊!攻敵兩翼!”
傳令兵第一時間飛奔發令,三千金人騎兵很快飚揚出驚天動地的怒吼,策馬狂奔出去。
依舊是老一套的戰術,騎兵用速度與力量,準備在這巨大的步兵方陣中,劃出一道道縱橫交錯的阡陌,直至將步卒的陣型沖散,任人魚肉。
但區別在于,此番位于最前方,頂著箭矢沖鋒的,赫然是金人的三百重甲騎兵,取名為“鎮浮屠”,不僅要鎮壓燕軍的“鐵浮屠”,浮屠本為佛家術語,此名更暗合滅佛之意,可見完顏阿骨打的怨念。
而無論名字如何,那奔足的落音,猶如飛墜的流石撞擊地面,激揚著無與倫比的凌冽,單單是聽到這股聲響,就知道這支重甲騎兵何等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