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八戒失態的原因
「去將嚴閣老扶起來。」
等到呂芳將嚴嵩重新攙扶回凳子上,嘉靖才淡淡地道:「朝中雖然出了女干佞,但你們的忠心,朕是知曉的,此事不宜擴大,到此為止,宮內妖孽已除,重修萬壽宮之事……更不必多言!」
嚴嵩垂下了頭,目光閃了閃:「是!」
以他對于這位陛下的了解,重修萬壽宮的提議,其實很符合心意,卻不符合國庫的現狀。
身為實質上的戶部尚書,嘉靖很清楚,大明已經開始寅吃卯糧,年年預算超支,再這般下去,除非接下來風調雨順,不發災情,否則虧空只會越來越嚴重。
說得實在些,倘若現在發生了火災,萬壽宮被燒掉,短時間內都拿不出重建的銀子,更別提好生生的宮殿,由于龍婆曾經藏身其中,要直接毀掉,那實在太勞民傷財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龍婆畢竟是真龍,如果真是什么污穢妖孽,嘉靖為了自己的修行,是顧不得那些的。
如今嚴嵩說出了他想要又不能實現的,嘉靖十分欣慰,再加上近來幾件大事,這位諸輔首揆,內閣的當家人,參與程度都很邊緣化,才予以安撫。
嚴嵩第三次坐下,心頭踏實了些,深感兒子嚴世蕃出的主意有用。
嚴世蕃掌著工部,如果再修萬壽宮,自然能中飽私囊,如果不修,也給嘉靖添點堵,讓這位睹物思人,牢牢記得陶仲文所做的事情,既然陶仲文膽大包天,那么同為天師,李時珍將來也可能犯上。
對一個人的喜惡偏向,就是從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中累積起來……
不過身為首輔,卻要如此費盡心機地對付一個在朝堂中本無根基的人,嚴嵩又
高興不起來,接下來的君臣奏對,更是處處琢磨,用盡了心機。
嘉靖起初沒有這個考慮,站的角度不同,嚴嵩總覺得李時珍上位后,自己的權勢要大受影響,但在嘉靖眼里,天師管宗教,內閣理世俗,兩邊挨不上……
但漸漸的,這位極為聰慧敏感的大明天子也有所察覺,等到嚴嵩稟告完畢,顫顫巍巍地退下,微笑著評價道:「看來嚴閣老對李真人還是有成見的,要讓文孚調和調和了。」
呂芳知道,這位萬歲爺樂于見得重臣要員矛盾,這話只能反著聽,并不應聲。
果然嘉靖接下來的話語才是重點:「此番李真人安定社稷,功勛卓著,但他不喜名利,若不是文孚勸著,或許就要行走天下,治病修行去了,這受封天師的大典,是辦得隆重些好?還是簡樸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