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以后再也不要稱職務(wù)了……
嚴嵩心里已經(jīng)給趙文華判了死刑,無論是不是他,從嚴世蕃將懷疑的話說出口的那一刻,這個義子就留不得了,可歐陽氏既然這么說了,還是道:「找一找證據(jù)吧!」
嚴世蕃毫不遲疑地道:「要尋證據(jù)不難,看看刑部牢內(nèi),那倭寇證人的下場便知。」
「如果是李時珍、胡宗憲為之,那便是謀定而后動,早就算計好了的,倭寇肯定問不出什么,毋須擔(dān)憂。」
「倘若是趙文華,那就是倉促為之,那個倭寇證人身上必然有線索,怕是活不了,要殺之滅口的!」
嚴嵩默默點頭,在處理具體事務(wù)上,這個兒子總是讓人放心。
可恰恰是因為這些方面太讓人放心,別的方面就讓他揪心,尤其是接下來還涉及到具體職務(wù)。
嚴嵩不想在這個時候說,卻又不得不說:「你未經(jīng)科舉,即入仕途,工部侍郎的位置,是有些不合適的…」
嚴世蕃眼角輕輕抽搐了幾下,緩了緩道:「辭呈我會遞交,只是我可以辭去工部侍郎之位,但嚴黨不能吃這個虧!」
嚴嵩凝眉:「你覺得哪些人可以動一動?」
嚴世蕃顯然是早就打好了腹稿,一口氣說了十幾個名字:「讓鄢懋卿任刑部侍郎,羅龍文任通政司使,萬寀任大理寺卿,路楷入御史臺」
嚴嵩默默聽著,權(quán)衡著利害關(guān)系,片刻后竟點了點頭:「好!很好!」博弈與妥協(xié)從來都是政治的一體兩面,相輔相成,起起落落,嚴世蕃既然被打壓下去了,那么嚴黨的其他官員上位,也會在嘉靖的默許之中,畢竟國庫空虛,還需要嚴黨扒拉銀子。
….
嚴世蕃的選擇也有考量,提拔的都是沒有退路的,比如換成別的黨派,肯定會放棄的鄢懋卿和羅龍文,但嚴黨恰恰用這兩頭惡狗,保證指哪咬哪所以最后的名單,一個都不用改,嚴嵩是欣慰的,沒有吝嗇自己的夸獎:「這個家,還是要靠你撐著!」
他年老力衰,就一個獨子,嚴氏第三代又沒有什么特別成器的,嚴黨這艘大船,在具體執(zhí)行層面,終究還是要由嚴世蕃來掌舵。
當(dāng)然,很多事情已經(jīng)大不相同了。
以前的小閣老,在臺前威風(fēng)八面,風(fēng)光無限;
此后的嚴世蕃,就只能藏于幕后,低調(diào)為之。
所以嚴世蕃并無半分喜悅,極為冷淡地道:「我自己惹出的禍事,自要解決它……父親,母親,孩兒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