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笑傲之道士下山 > 第111章 女人

      第111章 女人

          只是,向大年和米為義都給了自己,劉正風這參軍府的防御就未免單薄了一些,正好就多出來的四名錦衣衛(wèi)臨時給征調過來。

          “云道長,您所說這樣的小股隊伍作戰(zhàn)卑職明白,只是我等還要訓練他們下毒、放冷箭......這些有必要嗎?”

          擎云訴說的時候,還將自己這幾天手繪的稿件拿了出來,上邊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間或穿插了一些簡易的圖案。

          無非是擎云能夠想到的長短兵器,長槍短刀、藤牌護盾,這些還都不算什么,最離奇的還是擎云讓人著手準備了幾種毒藥和生石灰。

          至于說火器,其實此時的軍中就配有,只可惜所用的大多為手持火銃,炮管短、炮管壁薄,導致射程短、殺傷力有限,還經常出現(xiàn)炸膛的情況。

          十三年前,大明廣東水師和葡萄牙人在屯門交戰(zhàn),廣東的官員目睹了葡萄牙火炮的威力,于是開始仿照歐洲火炮,這也是明朝火炮制造的開端。

          與此同時,西方的火槍也開始傳了進來,例如鳥銃和魯密銃。

          從嘉靖年間開始,又開始仿照西方的火槍,但問題仍然有很多,例如炸膛、不能擊發(fā)、甚至斷裂。

          由于火槍質量不達標,這一系列問題又是大面積發(fā)生,因而大明當下的軍隊始終不愿意將之作為常規(guī)武器。

          擎云即便有那份特殊的“記憶”存在,卻也不是萬能的,根本就無法憑借一己之力改變軍中火器的現(xiàn)狀。

          再說了,他到“鎮(zhèn)海衛(wèi)”來也就是一時興起而已,若非出現(xiàn)的敵人乃是倭賊,也許擎云根本都不可能跑到這里來。

          他只是一個道士,泰山派的也好,武當派的也罷,在整個國家機器面前,顯得太過渺小了。

          “咳咳......俞百戶,咱們即將要面對的這些倭賊,骨子里都是一些陰暗殘忍之徒,容不得半點懈怠。”

          “貧道曾經聽說過一句話,希望與諸君共勉,那就是‘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人最大的殘忍’!”

          擎云知道俞大猷乃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將才,卻沒想到現(xiàn)在的俞大猷多少還有那么一絲絲的“迂腐”?

          這是看不上擎云列出的放冷箭、投毒的手段嗎?

          對方又不會堂堂正正地來與你對陣,若是那樣可就簡單的太多了,“鎮(zhèn)海衛(wèi)”五千多軍兵一列陣,試問倭賊來多少人才能夠與之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