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以彼道還施彼身
明家也是荊國的三大家族之一,擁有家兵七萬,再加上君上調配的三萬,確實可以達到十萬之眾。
張鄴仔細聆聽,他不清楚這明景陽老將軍何許人也,但聽到會有十萬援軍,也暗舒一口氣。
這時左亮玉問出了關鍵的問題:“馬將軍,不知如今城內糧草與軍備如何?”
南昭儀、張鄴等人不由想到此問題的關鍵,援軍未到之前,關門能否守住,關鍵不僅在于兵員數量,還在于糧草與軍備。
馬岱苦澀地道:“實不相瞞,城中糧草原本剛剛夠堅持個五六天,但今日俘虜莫軍千人,怕是撐不到四天”。
南昭儀提醒道:“那還不盡快派人向后方征集糧草?”
“派過數次,早已經無糧可征。尤其我軍兵敗的消息傳來,邊境的百姓大多為了躲避戰亂,往內遷移”
馬岱額頭皺紋明顯,他繼續道:“如今關門城內百姓幾乎走絕,城內只有我等邊軍苦守。”
他并沒有細說,有許多百姓是被他主動驅離的。
左亮玉弱聲嘀咕道:“何不殺降?”
聲音雖小,但眾人都聽得清楚,也是每個人心中唯一可以想到的方法。
但都不會主動提出,就連左亮玉也只敢小聲嘀咕。畢竟,殺降是不仁之舉,有悖天理。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面對糧草短缺,軍心不穩,這或許是唯一的選擇。
馬岱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沉聲道:“殺降之事,非吾所愿,但為了關門城內數萬將士的性命,也為了我大荊的江山社稷,末將也只能背上這一罵名。”
南昭儀嘆了口氣,她知道馬岱此舉實屬無奈,但也明白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左亮玉見眾人都沒有異議,心中也松了口氣,他知道,這個決定雖然殘酷,但卻是必要的。
張鄴卻是不忍道:“此事不妥,僅僅為了口吃的而殺了他們,無端背上屠夫的罵名不值得”。
他想起上世的歷史人物殺神白起,就有屠夫之名,被人詬病一輩子,連歷史上也污名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