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
薛虯嘆氣:“把你那小孫子的畫像畫一幅來,身上有什么特征也描述一下,我叫人往各地鋪子里都送一份,大家都幫忙盯著些。”
陳管事當即就要給薛虯跪下,被薛虯攔住了:“您在薛家當差,便是薛家的一份子,既是一家人,能搭把手的地方,沒有置之不理的道理。”
陳管事感激不已。
之后薛虯又點到幾個人,竟是每個人都認得,對他們家中的情況也十分清楚,且不吝提供幫助,令人感動的同時,也叫有些人心里開始打鼓。
原以為薛虯只是個小孩兒,又在山中清凈地長大,沒得幾分見識。沒想到手段如此了得,短短時間就將人心收攏了大半,看這些人的樣子,只怕已經接納這位小家主了。
其實這并非全是薛虯的本事,至少有一半功勞屬于薛父。
薛父實在是個很有魅力的人,雖出身商戶之家,然而性情舒朗豪邁、喜好交友、待人赤誠,與他接觸過的人很難不喜歡他。
如今薛虯這樣殷殷關懷,眾人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薛父的影子,自然格外動容,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低頭抹淚了。
薛虯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里,心情十分復雜,父親若在天有靈,看到昔日同行之人走到這般地步,不知該是何種感受?
他走到上首,卻沒有坐下,伸手撫摸椅子把手:“從前父親也是坐在這里與諸位相見的。父親常說,諸位與他不止是主從,更是好友。他這一生最得意的只有兩件事,一是娶了我母親,生下我與蟠兒、妹妹三個孩子;二就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待到烏發變白,他盼著還能與你們品茶下棋、暢談古今……”
話音未落,只聽“噗通”一聲,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跪了下來,重重磕了一個響頭,哭道:“我辜負了薛大哥,偷挪了藥鋪財物,賢侄送我見官去吧!”
薛虯認得此人,他名叫楊丹,原本是個小乞丐,一個人摸爬滾打長大,某年寒冬與人爭搶一件破棉襖,被打成重傷扔在雪地里,被路過的薛父救下。
薛父給他安排住處飯食、請醫問藥,用了數月功夫才將人治好。傷好后楊丹便粘著薛父,立志要為薛父辦事,薛父也不忍他再流落街頭,便讓他進鋪子做個小工,后來見他踏實忠心,將其調進藥鋪。
楊丹原本沒有姓,只有個“大蛋”的名字渾叫著,薛父本想叫他姓薛,被楊丹拒絕了。
他說他問過先生,得要有本事有功勞的人才能跟主子姓,他還什么也沒做,不能得到這樣的優待。他想姓楊,因為先生說楊家多忠臣,他也會是薛家的忠臣。
彼時薛父哭笑不得,但也感動于他的真心,為他起名為丹,取“一片丹心”之意。
時移世易,沒想到發誓要一輩子忠于薛家的楊丹,有一天也會跪在地上懺悔自己的罪過。
薛虯心中復雜,面上卻佯作驚訝:“楊叔父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