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橄欖枝
大米汽車上市后,最直接受到沖擊的就是小鵬和特斯拉。
大米的線下渠道從19年開始大力鋪開,從一線城市往三線城市下沉。
光是線下體驗店,大米的線下渠道比其他新能源品牌多太多。
7月的當季銷量出來后,所有業內人士心里只有一個想法:不是猛龍不過江。
至于以前在手機圈你來我往打的火熱的同行,都有些蠢蠢欲動。
大米能造車,我不能造?
最受沖擊的國產新能源品牌要屬小鵬, 其次就是比亞迪。
因為這兩家廠商的新能源車定位,和大米汽車是直接競爭對手。
理想主打suv,蔚來和高合主要是做高端新能源,至于五菱宏光,大米汽車的定位就更不一致了。
針對大米的來勢洶洶,小鵬內部反復開會,討論要如何應對。
“大家來說說大米汽車,今天先由何雄來說一下大米的營銷戰略。”
何雄是小鵬汽車市場營銷部門的負責人, 也是這場戰役的戰術層面的執行人。
商場如戰場, 大米的猛烈攻勢小鵬必須做出應對。
“大家好,簡單介紹一下大米汽車營銷上的思維邏輯和戰術布置。”
“雷君很清楚,新能源車是全新的領域,大米之前積累的叫客戶也好粉絲也罷,很難轉化成汽車的消費人群。”
“而且大米一直以來的性價比名頭和大米手機的品控一直為外界詬病。”
“品控問題在汽車上是致命傷。因此大米想殺出來只能靠性價比,靠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優惠。”
“但是性價比是雙刃劍,你用性價比吸引客戶,未來勢必然會因為性價比不足而失去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