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本來都要奄奄一息,活不下去,各大歐羅巴聯盟的高精尖制造業巨頭們紛紛要去華國建廠。

          巴斯夫在湛江投資百億歐元建造工廠,默克電子在張家港建廠,蔡司光學更是有史以來首次在華國建廠。

          類似的新聞有很多,基本上這些高精尖巨頭們在20年代初都選擇了加大在華投資力度。

          歐羅巴聯盟看上去像是老大和老二干架前,先被干倒的老三。

          結果不管是魔法問世,還是人工智能和工業智能化的快速發展,都為歐羅巴聯盟續了一大口命。

          生物光伏更是幫歐羅巴聯盟補上了最后一塊短板。

          歐羅巴聯盟不缺技術也不缺錢,同時也不缺研發力量。

          他們缺的是中低端勞動力和廉價能源。

          工業智能化和生物光伏完美的幫他們解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

          想讓主流民族生育太難了,引進非主流民族又不甘心,現在好了,人工智能替我們干活。

          對華國來說同樣如此。

          如果是工業智能化和生物光伏是把歐羅巴聯盟從分崩離析邊緣拉了回來,那么這兩者結合就是幫助阿美利肯逐漸脫離空心化的困境。

          金融業賺錢太容易了,跟金融業比起來,制造業屬于鄙視鏈的底端了。

          正是由于制造業不賺錢,同時阿美利肯又能靠金融業收割全世界。

          所以阿美利肯只在本國留下最高端的制造業和軍工,把其他制造業分流到全世界,也就是產業全球化的開端。

          我只持股,技術和產業給你們了,你們干得好,那我分紅,干不好,那我分了這么多技術和產業出去,總有干得好的。

          干得好的,未來能夠獲得更多我分發出來的技術和產業。